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根厚 《新疆医学》1994,24(1):49-50
我科自1984年4月至1991年3月共收治烧伤患儿279例,其中经血培养证实合并有败血症者22例,占7.8%。临床资料 22例中,男性15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5个月~10岁。烧伤面积7%~60%。烧伤深度Ⅱ°~Ⅲ°。来院时间为伤后2小时~14天,其中15例(68.2%)为伤后3~14天。查出败血症时间14例(63.6%)为伤后  相似文献   
2.
晚期残余创面在烧伤治疗中很常见,处理较困难。由于患者体表长时间遗留散在、大小不等的慢性溃疡创面,给患者精神上,肉体上带来很大痛苦,严重者可威协生命。本文论述我院5年来共收治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患者20例;小儿8例,成人12例;男11例,女9例;伤后病程为60天,最长者为360天;残余面积最小者占体表面积的0.5%;面积最大者占体表面积的30%;一例并发败血症、肺炎死亡。一例因其它原因转院。其余均行扩创植皮治愈,术后病程平均为20天。  相似文献   
3.
小儿烧伤占整个住院烧伤病人的49%,76年前20年,我院对所有的Ⅱ°烧伤患儿,不论其面积大小,惯用蚕食脱痂植皮,以消灭创面。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蚕食脱痂植皮病程长,败血症发生率高,愈合后瘢痕挛缩严重。76年后我们对10例小儿Ⅱ°烧伤,试行早期切痂,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0岁,制药厂工人。于1991年8月26日晚在工作中不慎被高温药液、蒸汽烫伤,伤后2小时急诊入院。入院时病情危重。查体:体温36.5℃,呼吸20次/分,脉搏80次/分,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肢端湿冷,四肢躯干双臀创面呈灰白色。诊断为80%Ⅱ°、Ⅲ°烫伤(Ⅲ°50%,深Ⅱ°30%)。当即住入抢救室,行静脉切开置管输血、输血浆、补液,应用新青霉素Ⅱ、丁胺卡那霉素抗感染,静点甲氰咪胍,肌注破伤风抗毒素等。留置导尿,引出血红蛋白尿200ml。经处理病情稍平稳后,行清创并按湿润烧伤疗法要求,创面涂湿润烧伤膏(中国长青制药厂出品,由湿润烧伤疗法学习班主办者提供)。以后每日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1967年6月到1985年12月,十九年间我院收治的1248例烧伤病例进行了综合分析。除一般资料外,本文对休克及败血症的发生进行了讨论。本组1248例烧伤患者,死亡61例,总病死率为49%。感染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全身感染而死亡的患者占死亡总数的63.9%。本文分别对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及烧伤指数与死亡概率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求得我院近十年的治愈率即烧伤总面积 LA_(50)为76.24;Ⅲ度烧伤面积 LA_(50)为40.89,烧伤指数 LA_(50)为52.20。与前九年相比有显著提高(p<0.01)。但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本文分析了造成差距的原因,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王根厚  刘芳 《新疆医学》1999,29(3):178-179
大面积深度烧伤浅表静脉被毁,致静脉穿刺困难,常采用深静脉穿刺、切开置管输液。我科发生1例股静脉套管针穿刺置管输液致5300ml液体漏入腹腔,经抢救脱险,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23岁。以60%Ⅲ°烧伤合并严重吸入性损伤急诊入院。入院后立即行气管切开置管、吸氧,四肢烧伤创面切开减张,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切开置管输液抗休克,创面涂磺胺嘧啶银霜。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伤后第27天在翻身床上行第6次手术。术中见右下肢迅速肿胀,发现静脉置管处有液体渗漏,立即拨除导管,行右股静脉磋商管针穿刺置管输  相似文献   
8.
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通常在愈合部位程度不等都有瘙痒症状。平重者痛苦难忍,搔抓致皮肤破溃感染,加重痛恨痕增生,影响生活和工作。以往无特效药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天然草本植物骆驼蓬子煎剂有奇的抗炎、止痒和促进溃疡部位愈合的作用。通过骆驼蓬子粗制剂前期临床应用近300例,进行总结和提高。从1996年开始我们采用新疆医科大学药剂教研室从骆驼蓬子中提出的哈明(Hormalal)精制剂配制的“消炎止痒霜”止痒效果优于常用的“三九皮炎平霜”,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67年6月到1985年12月,十九年间我院收治的1248例烧伤病例进行了综合分析。除一般资料外,本文对休克及败血症的发生进行了讨论。本组1248例烧伤患者,死亡61例,总病死率为49%。感染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全身感染而死亡的患者占死亡总数的63.9%。本文分别对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及烧伤指数与死亡概率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求得我院近十年的治愈率即烧伤总面积LA_(500为76.24;Ⅲ度烧伤面积LA_(50)为40.89,烧伤指数LA_(50)为52.20。与前九年相比有显著提高(p<0.01)。但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本文分析了造成差距的原因,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