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了解舟曲泥石流灾害引起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灾区第一高中的374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PTSD症状群总阳性率为66.1%.(2)女性、少数民族、来自农村、地震中受伤、核心家庭学生PTSD症状总体阳性率分别高于男性、汉族、来自城镇、地震中未受伤、非核心家庭的学生.(3)被试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多于消极应对方式.(4)消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高相关关系.结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是泥石流重灾区中学生重要心理问题,不同特征的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表现形式及严重程度不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性心理活动也概莫例外。性心理活动是指男女两性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有关性方面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进行性行为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性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来看,它与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发生着必然的联系,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三个方面总是交织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规定着个体性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即使有人想极力摆脱其中任一方面的影响,最终都是徒劳的。因此,笔者认为,性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三者互相联系、交叉作用,构成性心理活动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形成性心理活动规律的三维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悲伤情绪诱发的吸烟行为。方法用标准化影像材料诱发被试悲伤情绪或中性情绪,记录被试吸烟欲望及吸烟行为。结果①悲伤情绪诱发组被试情绪后测分数显著大于前测分数(t=-8.131,P<0.001);中性情绪诱发组被试情绪前后测分数差异不显著;②在影像播放结束后的吸烟欲望测量上,悲伤情绪诱发组被试分数显著大于中性情绪诱发组被试(t=4.688,P<0.001);在吸烟结束后再次吸烟欲望测量上,悲伤情绪诱发组被试的分数仍然显著大于中性情绪诱发组被试(t=3.850,P<0.01);③悲伤情绪诱发组被试的吸烟时间要长于中性情绪诱发组被试,并且差异显著(t=4.129,P<0.001);④悲伤情绪诱发组被试的吐烟次数显著多于中性情绪诱发组被试(t=4.503,P<0.001)。结论悲伤情绪强化吸烟者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4.
5.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认知需求、创造性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认知需求、创造性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认知需求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研究性学习问卷对6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研究性学习表现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文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一年级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大学生。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态度得分高于总分的50%[t(629)=-24.24,P0.001];研究性学习与认知需求正相关(P0.01),创造性人格与研究性学习态度正相关(P0.05)。结论认知需求、创造性人格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现状,探讨其与专业承诺和成就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以及自编的研究性学习问卷对63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①大学生自评研究水平在性别与学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F=33.13,P0.001;F=5.89,P0.01),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生显著高于文科生和工科生;大学生是否愿意采用研究性学习这种方式在学科方面差异显著,理科生比文科生和工科生更愿意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F=5.89,P0.01);②大学生专业承诺和成就动机与研究性学习关系密切,专业承诺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对研究性学习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承诺感和追求成功的动机有助于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某高校2个平行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班(N=32)和对照班(N=28)。对实验班进行为期3个月、共10个单元的"班级生涯心理辅导"课程,对照班不做干预。用班级生涯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表,对实验班学生在第5单元(中期评估)和第10单元(末期评估)结束时分别进行测试。辅导结束3个半月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追踪访谈。结果:经过3个月的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实验班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信心和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如职业生涯规划的信心反馈"有很大提高",由中期评估的8.3%提高到末期评估的33.3%)。追踪访谈表明,实验班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生涯定向,制订出各自的生涯规划方案,有了较清楚的生涯发展目标。结论: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初中生应对风格特点,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应对风格量表、人际素质量表、个性素质量表对山西省1299名初中生进行了测试。结果①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初中生的应对风格特点有所不同,普通中学学生在注重情绪、理智合理、身体策略、否认压抑、针对情绪的行为策略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重点中学学生;男生与女生在身体策略方面差异显著;②初中生人际素质、个性素质与应对风格具有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其因子间呈不同程度相关;③不同学校类型初中生的人际素质对应对风格均有较好预测力,人际素质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结论人际素质、个性素质、学校类型对初中生应对风格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三本大学生认知需求和适应性的测评分析,探讨三本大学生的认知需求和适应性的基本特点,适应性与认知需求的关系以及认知需求对适应性的影响模式.方法 采用大学生认知需求量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765例三本院校大学生施测.结果 (1)三本院校男生的认知需求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认知需求显著低于农村学生,家庭贫困学生的认知需求高于家庭富裕和一般的学生;(2)认知需求、性别、生源地、家庭富裕程度都是影响适应性的因素,并随着年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3)三本院校大学生的认知需求、适应性相关显著.家庭经济状况、年级、性别、生源地均能显著预测适应性.结论 认知需求能够显著预测适应性;性别和生源地是认知需求与适应性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认知需求、成就动机与专业承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认知需求、成就动机与专业承诺的关系。方法采用认知需求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630名一~三年级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认知需求在性别(t=2.696,P0.01)、年级(F=9.896,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成就动机在性别(t=3.216,P0.01)、年级(F=2.606,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专业承诺在年级(F=4.757,P0.01)、学科(F=4.857,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4大学生追求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和年级对专业承诺有显著回归效应。结论教育者要通过帮助、引导来激发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