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房颤(AF)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此类患者常有心内膜损伤、炎症因子激活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共同促进了心房内附壁血栓的形成,显著增加了卒中率和致死率。我院于2019年8月接收一例左心房巨大血栓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其麻醉处理与经验教训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临床应用逐渐增多[1],我科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临床应用逐渐增多。我科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易损器官,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对于稳定血容量,预防组织水肿有重要作用。COP〈16mmHg时血管保水能力减弱,大量液体移至组织间隙,引起液体在肺、心肌、肠壁及外周组织聚集,进而影响术后呼吸功能、心功能、肠道运动和伤口愈合[1]。肺毛细血管压力低于COP时,正常肺组织无组织液生成,以保持肺的弹性和干燥。在体外循环期间维持适当的COP,限制晶体液的过多摄入可减轻体外循环相关的肺功能损害。本文探讨在心脏外科手术期间控制COP〉16mmHg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临床应用逐渐增多[1],我科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临床应用逐渐增多[1],我科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七氟烷合用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七氟烷(喜保福宁)是上世纪90年代用于临床的新型吸入麻醉药,特点是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诱导、麻醉深度和清醒速度更易于调控,肝肾副作用小,血流动力学稳定。我院近年对小儿麻醉均采用七氟烷快速吸入诱导。  相似文献   
8.
我科从2002年9月始,对30例前列腺摘除手术患者自膀胱造瘘管拔除后,在气囊导尿管处连接负压装置,减少了尿液渗漏,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护理管理者树立新型护理管理理念,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特色护理管理方法——亲情管理,激发护理人员内在的善良、上进本性,发挥潜力,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临床应用逐渐增多[1],我科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