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心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自Goleman《情绪智力》[1] 一书出版以来 ,情绪智力一词已为很多人所熟悉。情绪智力一般被定义为个体适应性地知觉、理解、调节和利用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的能力[2 - 3] 。虽然情绪智力有时被当作能力(或智力 )看待[2 ,4 ] ,有时则被认为是个性特质[5- 8] ,但研究者都相信情绪智力对于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关于情绪智力常见的一个命题是个体情绪智力越高越能体会到情绪上的幸福感 (Emotionalwell -being) [1- 2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本研究拟探讨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心境的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人际长处量表(Inventory of Interpersonal Strengths,IIS)引入中国,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对其理论结构和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1115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中文版人际长处量表(C-IIS)、部分被试完成大五人格量表(NEO-FFI)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结果:①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环形结构分析证明C-IIS符合环形顺序假设并可拟合准环形模型;②8种人际长处类型与神经质人格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和严谨性人格显著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③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8个分量表Cronbach’sα系数在0.70-0.90之间。结论:C-IIS符合人际环形模型并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国内测量人际长处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2],它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一般来说,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特定领域(Domain-specific)的概念,即认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一定如此.但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Schwarzer认为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的是个体面对新环境或应付新事物时所具有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3~4].  相似文献   
4.
470名初中学生一般性焦虑测量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王才康采用日本学者铃木清编制的一般焦虑测验(GAT),在广东省三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开放城市广州、深圳、汕头选取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各一所,进而从每个学校的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  相似文献   
5.
6.
考试焦虑量表(TAI)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考试焦虑量表 (TestAnxietyInventory ,简称TAI) ,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Spielberger于 1980年编制完成[1] ,自问世以来 ,TAI就被各国学者修订和使用。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国际上流行的考试焦虑测评量表多达数十种 ,但最有效的且应用最广泛的莫过于TAI[2 - 4] 。TAI属自评量表 ,共 2 0个项目 ,所测的考试焦虑是一种情景性的人格特征 ,包含忧虑性 (Worry)和情绪性 (Emotionality)两个维度。中文版TAI最早由我国心理学家宋维真和张瑶于 1987年在大学生中试用[5] ,但 15年以来…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方法:来自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426名高中学生完成一份由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中学生应付方式量表(CSSMSS)组成的问卷。结果:(1)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性别差异,其GSES得分显著低于大学生。(2)和男生相比,女生更多地采用退避、求助、发泄和幻想等较为消极的应付方式。(3)一般自我效能感和问题解决、退避和忍耐三种应付方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但和发泄、幻想和求助方式三种应付方式之间却没有相关。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黄凌谊  王才康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2042-2044
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工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D型人格问卷对深圳市外来工186人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深圳市外来工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12.88±1.92)分、(13.35±2.03)分、(13.44±2.48)分、(12.30±2.07)分。除环境领域得分与一般人群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领域得分皆低于一般人群。其生活质量低于平均水平。深圳市外来工性别和婚姻状况在生活质量的各个领域没有显著差异。深圳市外来工消极情感、社交压抑与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深圳市外来工生活质量低于一般人群水平,且生活质量与D型人格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自我隐瞒量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482名大学生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定,并通过路径分析考察变量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并不高(36.5±7.4),男生的孤独感得分高于女生(37.4±7.5/35.4±7.3,F=8.25,P<0.01),年级差异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显示,自我隐瞒、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社会支持能有效预测孤独感(β=0.207、-0.218、0.157、-0.380),可解释总变异的37.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隐瞒既直接影响孤独感,又通过消极应对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孤独感,自我表露仅通过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孤独感。结论: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干预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少年犯情绪智力及共与有关个性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少年犯的情绪智力特点及其和有关个性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 :在押少年犯 2 2 8人接受一份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和应付方式等五个相关量表。结果 :(1)少年犯的情绪智力低于同龄的中学生 ,男 :12 7 45± 14 6/111 86± 13 9,Z =9 7,P <0 1;女 :12 8 73± 9 9/115 2±13 3 ,Z =4 4,P <0 0 1;(2 )少年犯的情绪智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 (r = 2 3 )及应付方式积极应对 (r = 41) ,消极应对 (r = 2 1)正相关 ,但和心理控制源与抑郁则没有相关关系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