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接受抗凝剂治疗的内痔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对36例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长期接受抗凝剂治疗患者(抗凝组)和49例未接受抗凝治疗(对照组)的内痔患者施行PPH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肛门疼痛、肛门狭窄、肛门失禁、住院期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抗凝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8±1.9 mL和29.8±3.4 mL(t=22.7,P<0.05),出血较多分别抗凝组有1例(2.8%)、对照组有2例(4.1%),3例患者估计出血量约200~500 mL,给予正确处理措施后彻底止血,无一例输血;术后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意外。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内痔患者,PPH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与正常接受PPH手术患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括约肌间瘘结扎术(改良LIFT术)及单纯LIFT术治疗中青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82例中青年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改良LIFT术)与对照组(行单纯LIFT术),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治疗效果、术后肛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6.31±2.58)d、住院时间(5.35±1.34)d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痊愈率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肛门失禁评分均呈降低趋势(均P0.05),组间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LIFT术与单纯LIFT术治疗中青年复杂性肛瘘对肛门功能损伤小,安全可靠,但前者治愈率更高,可缩短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疗效,将3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单纯抗生素和其他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观察记录腹痛缓解、大便潜血阴性及肠黏膜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腹痛缓解、大便潜血恢复及肠黏膜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因肽、蒙脱石散、柳氮磺胺吡啶散混合灌肠治疗对左半结肠为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住院及门诊左半结肠为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金因肽、蒙脱石散、柳氮磺胺吡啶混合液保留灌肠,观察疗效;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4 g次/,4次/d,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药物灌肠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肛周脓肿的细菌类型,分析培养出的细菌对不同的抗生素的敏感性,使肛周脓肿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肛周脓肿治疗的患者共59例,用5mL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在培养基上培养细菌,对培养出的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的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复方新诺明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敏感率仅为29.67%,检出的革兰氏阳性菌中粪肠球菌最多,红霉素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率仅为25.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脓肿手术围手术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可以指导临床手术,对于手术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超声刀经肛门局部切除直肠腺瘤的优缺点及治疗效果.对我院 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超声刀和电刀经肛门局部切除直肠腺瘤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刀经肛门局部切除低位直肠腺瘤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视野清楚,黏膜切除的大小及形状易被操作者所操控,黏膜整块切除率高,病灶清除彻底,易于进行准确的病理学评估,扩大了常规手段治疗的适应证范围;而且具有低并发症、伤口愈合快、疗效高及保持良好术后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能应用于直肠腺瘤及经选择的早期癌变的治疗,也能应用于治疗不能耐受大手术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前瞻性地将167例重度内痔患者随机分为TST组(82例)和PPH组(85例),评估两组术后3个月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在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组术后12h,24h,初次排便的疼痛评分低于P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第3d,5d,7d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TST组7例术后发生尿潴留,PPH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3个月的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和PPH在治疗重度内痔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基本相似,但远期疗效仍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骶尾部入路治疗骶前发育性囊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骶前发育性囊肿患者19例,均实施经骶尾部入路治疗,囊肿体积测量2cm×2cm~16cm×18cm,平均直径为(8.28±3.18)cm,其中11例实施改良Kraske术式,8例实施Mason术式,治疗后随访两年,观察复发情况,并统计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显示均为良性肿瘤,其中畸胎瘤11例,表皮样囊肿5例,皮样囊肿3例;改良Kraske术式手术时间121~163min,平均(136.93±24.29)min,术中出血量159~224mL,平均(186.29±35.12)mL,术后静脉出血1例(9.09%),切口感染1例(9.09%),并发症发生率18.18%;Mason术式手术时间92~125 min,平均(106.54±21.76)min,术中出血量135~171mL,平均(126.25±12.83)mL,术后切口感染1例(9.09%);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2.94±2.10)个月;1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5.26%,再次实施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成功。结论经骶尾部入路治疗骶前发育性囊肿彻底、复发率低,同时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可优先选择此术式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超声刀联合治疗重度环形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6例重度环形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使用超声刀联合疗法;对照组104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超声刀联合疗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口小,疼痛轻,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超声刀联合疗法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多区域皮桥整形搭桥辅助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多区域皮桥整形搭桥辅助PPH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治愈率及复发率等方面指标,根据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创口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治愈率及复发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区域皮桥整形搭桥辅助PPH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