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lasR/rh1R基因缺陷对铜绿假单胞菌(PAE)体外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理盐水一吸痰管系统进行铜绿假单胞菌体外生物膜的培养,于3d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AE01野生型、PAE01 lasR、PAE01rh1R、PAE01 lasRrh1R基因缺陷型菌株形成生物膜的情况。结果3d后PAE01野生型可形成较厚、有孔状通道的成熟生物膜结构,PAE01 lasR、PAE01rh1R、PAE01 lasR rh1R基因缺陷型黏附、聚集形成明显稀薄的早期生物膜结构。结论lasR rh1R基因缺陷可影响铜绿假单胞菌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PAE)PAEO1野生型及群体感应(Qs)系统的lasⅠ rhⅡ、lasR rhlR基因缺陷型PAE菌株人工生物膜致病性的差异,了解QS系统的lasI rhⅡ和lasR rhlR基因组在PAE生物膜感染致病过程中的地位.方法 从大鼠支气管内直接予以PAE海藻酸盐微菌粒悬液(1×109 CFU/ml)攻击,建立PAEO1野生型及Qs系统的las I rh Ⅱ和lasR rhlR基因缺陷型菌株人工生物膜肺部感染动物模型;于感染2周后评估各组大鼠的肺部病理学、细菌学及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感染2周后,PAEO1野生型组的肺部病理学改变和细菌学改变均明显重于PAEO1 las Ⅰ rhⅡ和lasR rhlR基因缺陷组(P<0.01);PAEO1野生型组肺部IL-10水平明显高于PAEO1 lasR rhI R基因缺陷型组(P<0.01)和PAEO1 las I rhⅡ基因缺陷型组(P<0.01).结论 PAEO1野生型菌株组在病程中引起较持久和严重的肺部感染,激发了较高的IL-10反应,而PAEO1 lasI rhⅡ基因缺陷组、PAEO1 lasR rhlR基因缺陷组的肺部病变明显轻于PAEO1野生型组,表明QS系统在PAE肺部感染的建立及慢性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P.a)PAO1野生型及其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相关的LasⅠ Rh1Ⅰ基因缺陷型菌株人工生物被膜致病性的差异,了解QS系统的LasⅠ Rh1Ⅰ基因在P.a生物被膜感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P.a菌株海藻酸盐微菌粒悬液经大鼠支气管,建立人工生物被膜肺部感染动物模型。于感染2周后评估各组大鼠的肺部病理学、细菌学及细胞因子(IL-10)的变化。结果:感染2周后,PAO1野生型组的病理学改变和细菌学指标均显著重于LasⅠ Rh1Ⅰ基因缺陷组(P〈0.001);PAO1野生型组肺部IL-10水平明显高于PAO1 LasⅠ Rh1Ⅰ基因缺陷型组(P〈0.005)。结论:PAO1野生型组引起的肺部感染明显较PAO1 LasⅠ Rh1Ⅰ基因缺陷组的严重,QS系统的LasⅠ Rh1Ⅰ基因在P.a肺部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共价键固定抗菌基团聚丙烯的溶出性及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改良的高分子抗菌材料溶出性测试方法及抗菌性能实验方法研究共价键固定抗菌基团聚丙烯的溶出性及抗菌性能;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的细菌形态。用菌落计数方法来评估抗菌效果。结果:①溶出性测试:共价键固定抗菌基团聚丙烯抑菌圈宽度(D)=0。②共价键固定抗菌基团聚丙烯对大肠杆菌ATCC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抗菌率均大于99%。③扫描电镜观察,共价键固定抗菌基团聚丙烯表面黏附的铜绿假单胞菌变形萎缩,细菌出现溶解和死亡。结论:共价键固定抗菌基团聚丙烯属于非溶出型抗菌物质,对大肠杆菌ATCC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白色念珠菌ATCC10231有较强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PA)PAO1野生型及其PAO1 lasI rhlI、PA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菌株生物膜的作用。方法:(1)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型及其PAO1 lasI rhlI和PA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2)采用生理盐水-吸痰管系统进行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型、PAO1 lasI rhlI和PA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生物膜培养7d后,用美罗培南26 mg·L~(-1)作用24h,然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的变化。结果:(1)美罗培南对PAO1野生型、PAO1 lasl rhlI基因缺陷型和PA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3种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MIC均为1mg·L~(-1),MBC均为2 mg·L~(-1)。(2)7 d后PAO1野生型和PA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都可形成较厚、有孔状通道的生物膜,PAO1 lasl rhlI基因缺陷型形成明显稀薄的早期生物膜结构;经过美罗培南作用后,PAO1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结构明显稀薄,而PAO1 lasI rhlI、PAO1 IasR rhlR基因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结构基本被破坏。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las、rhl基因可影响其生物膜的形成及生物膜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汞引起高血压偶见有报告 ,但较少。从2002年到现在我们收治了8例这类病人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 ,其中男2例 ,女6例 ,年龄20~36岁 ,平均28.4岁 ,其中1例有汞矿冶炼史 ,1例有汞矿采挖史 ,1例有焊电器电路史 ,5例有汞超标化妆品的使用史 ,主要是把汞超标化妆品涂擦在面颈部的皮肤上。以上人员接触时间0.1~2年 ,平均0.75年。既往均无高血压病史。1.2临床表现主要是血压增高。其次是疼痛,其中头痛6例 ,牙痛1例 ,腰痛、四肢关节痛3例。其他症状有头昏3例 ,月经紊乱2例 ,记忆力下降4例 ,懒言3例 ,纳差4例。其他体征 :牙龈出…  相似文献   
7.
群体感应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群体感应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理盐水-吸痰管系统进行生物膜的培养,3天后用扫描电镜观察PAO1、PAO1 lasI rhlI、PAO1 lasR rhlR形成生物膜的情况.结果:PAO1野型可形成较厚、有孔状通道的生物膜,而PAO1 lasI rhlI基因缺陷型和PA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形成的生物膜明显稀薄,未能形成成熟的生物膜结构.结论:表明PAO1野型与lsaI rhlI和lasR rhlR基因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群体感应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吸痰管系统进行群体感应系统完整的PAO1 野生型菌株与群体感应系统缺陷(lasI rhlI 基因缺陷)型菌株的体外培养,分别于培养第 3、7 天用扫描电镜观察两种类型 PAO1 的生物膜形成情况。 结果 培养第 3 天 PAO1 野生型菌株可形成较厚、有孔状通道的成熟生物膜结构,而 lasI rhlI 基因缺陷型菌株仅形成明显稀薄的早期生物膜结构;培养第 7 天 PAO1 野生型菌株的生物膜增厚,lasI rhlI 基因缺陷型菌株所形成的生物膜结构呈薄膜状,显著薄于野生型菌株。 结论 lasI rhlI 基因缺陷明显影响 PA 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群体感应系统在 PA 生物膜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lasR/rhlR基因缺陷对铜绿假单胞菌(PAE)体外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理盐水-吸痰管系统进行铜绿假单胞菌体外生物膜的培养,于3 d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AEO1野生型、PAEO1 lasR、PAEO1 rhlR、PAE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菌株形成生物膜的情况。结果3 d后PAEO1野生型可形成较厚、有孔状通道的成熟生物膜结构,PAEO1 lasR、PAEO1 rhlR、PAE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黏附、聚集形成明显稀薄的早期生物膜结构。结论lasR rhlR基因缺陷可影响铜绿假单胞菌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PAEO1野生型及其PAEO1 lasR、PAEO1 rhlR、PAE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菌株早期生物膜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吸痰管系统进行铜绿假单胞菌PAEO1野生型、PAEO1 lasR、PAEO1 rhlR、PAE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菌株体外生物膜的培养,3 d后以26μg/ml的美罗培南溶液作用24 h,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的情况.结果 3 d后PAEOI野生型可形成较厚、有孔状通道的成熟生物膜结构,PAEO1 lasR、PAEO1 rhlR、PAE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黏附、聚集形成明显稀薄的早期生物膜结构;经过26μg/ml的美罗培南溶液作用24 h后,PAEO1野生型的生物膜结构明显稀薄,PAEO1 lasR、PAEO1 rhlR和PAEO1 lasR rhlR基因缺陷型的生物膜结构基本被破坏,其余下散在碎片状结构.结论 lasR/rhlR基因可影响铜绿假单胞菌早期生物膜的形成及其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