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住院诊治及门诊长期随访的141例DM/P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对PM/DM合并ILD的生存时间、预测因素和预后不良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1例DM/PM患者中合并ILD 42例(29.8%),其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6%、66%和57%,中位生存时间为127.3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合并ILD、年龄>50岁、声音嘶哑、低白蛋白血症、低氧血症是DM/PM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低白蛋白血症、技工手和抗Jo-1抗体与ILD呈正相关(均P<0.05),成为ILD相关预测因子。急性/亚急性ILD进展快,病死率高(75%)。丙种球蛋白治疗与病死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D是DM/PM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技工手、抗Jo-1抗体和低白蛋白血症是DM/PM合并ILD的预测因子,低氧血症是影响ILD预后的不良因素,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有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RA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强的松、甲氨喋呤及羟基氯喹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及骨密度。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较治疗前、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24周后ACR20、ACR50、ACR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有效提高活动性RA患者骨密度水平,但未发现有增强临床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结缔组织病(CTD)合并沙门菌骨、关节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一医院确诊的1例及文献报道10例,共11例CTD合并沙门菌骨、关节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及预后。结果 11例CTD合并沙门菌骨、关节感染的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6例,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4例,成人Still病(AOSD)合并1例。患者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4例RA患者起病前均予生物制剂治疗,3例患者起病前曾行关节置换术,2例患者起病前曾有不洁饮食史,1例患者起病前有劳累史。常见临床表现包括骨痛11例,发热9例,消化道症状2例;感染部位包括下肢长骨6例,髋关节3例,耻骨联合1例,左肘1例。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C反应蛋白(CRP)升高,平均(132.0±26.2)mg/L;9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正常,2例患者WBC升高;3例患者为肠炎沙门菌感染,2例为鼠伤寒,1例为D组沙门菌,1例为非伤寒沙门菌。3例患者行骨活检明确诊断,其他8例根据关节腔穿刺培养或滑膜活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患者均予以抗生素保守治疗,6例患者联合手术治疗。5例患者痊愈,1例复发,3例遗留骨/关节功能障碍。结论 CTD合并沙门菌骨髓炎并非罕见,其中以SLE合并常见,多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生物制剂及关节置换手术可能亦为发生沙门菌骨病的危险因素;最常见受累部位为下肢长骨,多伴有CRP水平升高;该病致残率高,需早期发现、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高海拔高原(海拔4 000 m)地区全身麻醉手术病人,不同吸氧流量对于术后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 SpO_2)的影响。方法:选取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的80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拔管后2 L/min吸氧为L1组,4L/min吸氧为L2组,6L/min吸氧为L3组,8L/min吸氧为L4组,每组各20例。分别记录进入手术室后未吸氧时(T0)的SpO_2,以及苏醒拔管后,给予口鼻面罩吸氧30min、1h、2h、4h、24h时的SpO_2。结果:本研究男47例,女33例,年龄19~58岁,体重48~72 kg,术前评估病人为美国麻醉医师学会Ⅰ、Ⅱ级。所有病人术后拔管给予面罩吸氧,SpO_2较术前均有升高(P0.05)。吸氧流量为2L/min时,SpO_2处于较低水平。吸氧流量为4L/min时,SpO_2已接近低海拔地区健康人群正常值。吸氧流量≥6 L/min时,SpO_2不再随吸氧流量的增加而升高。吸氧4h后,L_3、L_4组与L_2组比较,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流量可降低至4L/min。继续吸氧至术后24h,L1组SpO_2为94.86%,接近富氧环境的95%。因此,吸氧流量24h后可降为2L/min。结论:高海拔高原地区全身麻醉病人术后早期吸氧流量建议≥6L/min。此后可以降至4L/min和2L/min,避免高流量氧的浪费和氧中毒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6、IL-23的变化.方法 收集SLE患者7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方法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5分,38例)和稳定组(0~4分,3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h17、Treg百分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7、IL-6、IL-23水平.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Th17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h17占CD4+T细胞比例较SLE稳定组及对照组高(均P<0.05);SLE患者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reg占CD4+T细胞比例较SLE稳定组及对照组低(均P<0.05);SLE患者外周血Th 17/Treg高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h 17/Treg高于SLE稳定组及对照组(均P<0.05).Th17、Th 17/Treg、IL-6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923、0.567、0.397,均P<0.05),Treg与SLEDAI评分均呈负相关(r=-0.458,均P<0.05).结论 SLE患者中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百分数存在异常,且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提示两种共同变化或失衡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 (Th17)及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6、IL-23的变化.方法 收集SLE患者62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方法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5分,34例)和稳定组(0~4分,2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7、IL-6、IL-23水平.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Th17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h17占CD4+T细胞比例较SLE稳定组高(P<0.05).SLE患者组血浆中IL-6、IL-17、IL-23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Th17、IL-6、IL-17、IL-23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923、0.393、0.689、0.501,均P<0.05).结论 Th17细胞在SLE的发病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肺透明变性肉芽肿病(PHG)在临床上少见, 病因不明, 多与感染及免疫有关, 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更罕见, 本文报道1例PHG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 通过文献复习, 提高临床医生诊疗思维, 对于临床上无法解释的肺部病变, 应行活组织检查明确。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和具体病因还不明确。研究表明,患者常有单核巨噬细胞清除能力下降、补体缺陷、脱氧核糖核酸酶Ⅰ的活性降低及Pentraxin家族改变等表现,这些因素导致的体内凋亡细胞物质的清除障碍,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