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AOPP)纤溶功能动态变化特点及长托宁的干预效果观察.方法 对我院34例AOPP患者采用长托宁治疗,分析了入院第1、3、5、7、9天患者各种纤溶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 不同中毒程度AOPP患者纤溶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重度中毒患者的纤溶指标最低.对有无并发症的AOPP患者分析显示:两者各种纤溶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托宁治疗前后AOPP患者纤溶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PP能够影响患者的纤溶功能,同时不同中毒程度以及并发症的有无对各种纤溶指标有明显的影响,采取长托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OPP患者的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预防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医院感染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15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5例,仅常规的洗胃等对症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预防医院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在医院感染上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医院感染例数为14例,感染率为18.67%,观察组医院感染例数为9例,感染率为12.00%;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两组入院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入院后第3、5天比较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可预防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临床心绞痛(AP)病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P病人62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7例,以正常健康人28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AP患者的血压、TG、TC、LDL-C、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UAP组和SAP组对比,血压、TG、T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UAP组患者的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AP患者的脂联素与hs-CRP水平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331,P〈0.05)。结论脂联素在AP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AP严重程度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V)救治急性老年危重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0例急性老年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予PRVCV,B组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 A组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0.01),PIP、Pplat较B组降低,Cdyn优于B组,机械通气时间[(47±19)h]和住ICU时间[(88±17)h]均短于B组[(59±20)h和(106±23)h](P<0.05).结论 PRVCV在救治急性老年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时,能够保持较低PIP和Pplat,改善动脉血气和Cdyn,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ICU时间,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庭学  吴国平  王光余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296-1297,130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和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血清TNF-α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可显著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性细胞因子,通过抑制炎症损伤,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8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Ⅰ组4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Ⅱ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VEGF和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总有效率(93.0%)明显高于治疗Ⅱ组(80.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和NO表达均有增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Ⅰ组提高更为明显,与治疗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20 mg/d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VEGF和NO水平,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脑卒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对心脏的损害及维生素C对ACMP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58例中、重度ACMP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29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24、48、72 h时,cTnI和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48、72 h时,CK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在治疗后72 h心电图检查异常率为20.7%(6/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5%(1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C可以显著减轻中、重度ACMP患者心肌的损伤程度,对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