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血栓通及其单体成分对小胶质细胞(BV-2)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脂多糖刺激组、加药组和阳性药米诺环素组,CCK-8检测血栓通(不同稀释倍数的血栓通及其单体成分)对小胶质细胞活力的影响;Greiss法检测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炎性基因的表达。[结果] 血栓通在0.5~50 mg/L范围内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NO的产生没有抑制作用;在血栓通5种单体成分中,人参皂苷Rg1、Rb1、Re、三七皂苷对小胶质细胞NO的产生没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d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情况下能明显抑制NO产生,并且能抑制炎症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 mRNA 的表达。[结论] 血栓通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d抑制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产生NO和iNOS 、IL-1β、IL-6 mRNA的表达可能是血栓通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丹参酮Ⅰ脂质体,并对其包封率、粒径、电位等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丹参酮Ⅰ脂质体,用琼脂糖凝胶柱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丹参酮Ⅰ脂质体各组成物质的相变过程。[结果] 丹参酮Ⅰ在1.004~6.02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琼脂糖凝胶柱色谱法能有效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加样回收率为(98.23±0.02)%,平均包封率为(92.56±0.39)%,粒径为(90.64±1.21) nm,电位为(-35.37±0.84) mV.[结论] 薄膜分散法可用于制备丹参酮Ⅰ脂质体,制备的丹参酮Ⅰ脂质体的包封率高,粒径均一,电位稳定,药物含量和包封率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闭塞后,神经元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无法很快的被突触后膜转运,导致在神经元外部的谷氨酸大量聚集[1]。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s 2,EAAT2)清除过量的谷氨酸[2]。有研究表明,EAAT2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时的表达大量减少,而增加EAAT2的表达可对神经产生保护作用[3]。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不同中医辨分型糖尿病足患者截肢标本中RAGE、TNF-β、基因表达,以探讨其在糖尿病足发病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在不同证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最为常见的气阴两虚瘀阻、气血两虚瘀阻、脉络热毒三种证型,以截肢的肌肉组织为标本,并以正常截肢患者的标本为对照,制备RNA,并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RAGE、TNF-β的含量。结果:三种证型间RAGE、TNF-β的含量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呈低表达。结论:RAGE、TNF-β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与糖尿病足的发病有关,但各证型间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神经干细胞分化调节机制及中药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干细胞(NSC)是新世纪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分化调控分子研究是NSC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综述了NSCs增殖分化过程是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和激素、化学物质等微环境及自身基因信号共同调节,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对中药在NSCs分化调控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首乌丹参方(GTSM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首乌丹参方高剂量组(9g生药/kg)、首乌丹参方中剂量组(4.5g生药/kg)、首乌丹参方低剂量组(2.25g生药/kg)、阳性对照药复方丹参滴丸组(4.5g生药/kg)、工具对照药消心痛组(1.67mg/kg),共7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开放120min建立心肌I/R模型。通过RT-PCR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蛋白激酶C(PKC) mRNA和iNOS 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首乌丹参方预处理对其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首乌丹参方各组PKC mRNA表达均有所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首乌丹参方中剂量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消心痛组表达上调,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首乌丹参方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也能促进PKC mRNA的表达,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心肌iNOS mRNA弱表达,模型组呈现高表达,首乌丹参方可下调iNOS mRNA基因表达。结论首乌丹参方预处理可促进I/R的大鼠心肌的PKC表达,下调I/R大鼠心肌iNOS mRNA的表达;其通过激动PKC,使心肌组织iNOS mRNA弱表达,可能是首乌丹参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的保护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首乌丹参方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是否通过促进蛋白激酶CmRNA水平表达发挥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5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教育部方剂学重点实验室完成。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336±2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假手术组(取血清作正常对照)、模型组、首乌丹参方高剂量组、(9g/kg)、首乌丹参方中剂量组(4.5g/kg)、首乌丹参方低剂量组(2.25g/kg)、复方丹参滴丸阳性对照组(4.5g/kg)、消心痛对照组(1.67mg/kg),每组12只。首乌丹参方浸膏,由天士力药业集团提供,100g生药出膏15.26g(每克浸膏的生药量为6.55g),批号:20020318,给药剂量分别为9,4.5,2.25g/kg,实验前称取一定量的浸膏,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别配成0.9,0.45,0.225g/mL浓度的混悬液,每克生药加天然冰片5.19mg。阳性对照药复方丹参滴丸浸膏,黑褐色,由天士力药业集团提供,100g生药出膏21.47g(每克浸膏的生药量为4.66g,批号:20020423)。给药剂量以生药计算为4.5g/kg,每克生药加合成冰片6.15mg;阳性对照药消心痛(硝酸异山犁酯)片,每片含消心痛5mg,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0302),药液浓度0.167mg/mL,配制方法同上。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开放12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30min时将所穿线迅速拎起后再放下,快速关胸。造模后假手术组、模型组给0.5%羧甲基纤维素钠液,余组将药物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成混悬液,给药体积皆为1mL/100g。通过RT-PCR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蛋白激酶CmRNA表达情况以及首乌丹参方预处理对其的影响。结果:8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首乌丹参方各组蛋白激酶CmRNA表达均有所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首乌丹参方中剂量组、复方丹参滴丸阳性对照组和消心痛对照组表达上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首乌丹参方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也能促进蛋白激酶CmRNA的表达,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首乌丹参方预处理可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蛋白激酶C表达。首乌丹参方可能通过激动蛋白激酶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起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8.
血脑屏障中P-糖蛋白的调节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糖蛋白属于ABC转运蛋白超家族。它在脑微血管中大量表达,限制毒性物质和大量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进入脑内,因此弄清P-糖蛋白在血脑屏障中的调节机制对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该文总结了P-糖蛋白基本结构、分布、功能,并讨论了P-糖蛋白在血脑屏障中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淫羊霍提取物对大鼠胸主动脉Ca^2 内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45Ca放射性元素跨膜测量技术与柱层析相结合,研究了几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大鼠胸主动脉Ca^2 内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淫羊霍提取物质拮抗作用最好。[结论]用淫羊霍乙醇提取物作柱层析,发现一个组分有钙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淫羊藿提取物对大鼠胸主动脉Ca2+内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淫羊藿提取物对大鼠胸主动脉Ca2+内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45Ca放射性元素跨膜测量技术与柱层析相结合,研究了几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大鼠胸主动脉Ca2+内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淫羊藿提取物质拮抗作用最好.[结论]用淫羊藿乙醇提取物作柱层析,发现一个组分有钙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