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 2 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对合并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取肇 庆市中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月 10 日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102 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 60 例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 HbA1c 水平,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情况,并分析观察组 HbA1c 水平与患者血压、心功 能、高血压、冠心病合并情况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HbA1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合并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患者,无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的 HbA1c 水平、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依次降低,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依次升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 HbA1c 水平为其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合并冠心病、 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 HbA1c 水平与 NT–proBNP 水平及 MAP 均呈正相关 (r = 0.885,0.829,P < 0.05),与 LVEF 则呈负相关(r = –0.843,P < 0.05)。结论:2 型糖尿病患者的 HbA1c 水平较高, 且其检测有助于早期评估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分析及其病情,为其高血压、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型DN患者132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68例)与早期DN组(64例),同时选择69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者。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Cys C、β_2-MG及mALB。结果早期DN组、单纯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血清Cys C浓度分别为(7.9±1.3)、(2.3±1.1)、(0.8±0.3)mg/L;β_2-MG浓度分别为(13.1±1.9)、(1.8±1.1)、(1.2±0.2)mg/L;mALB浓度分别为(38.1±4.7)、(17.2±2.6)、(11.4±2.7)mg/L。早期DN组Cys C、β_2-MG、mALB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糖尿病组血清Cys C、β_2-MG、mALB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β_2-MG、mALB诊断早期DN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是90.5%、96.7%、92.4%。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 C、β_2-MG、mALB对早期2型DN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和冠状动脉病变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供临床借鉴。方法:选取肇庆市中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高血压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分组,其中,冠状动脉正常组20例,单支病变组27例,双支病变组18例,三支病变组17例。分析各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总结尿微量白蛋白在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冠状动脉病变各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尿微量白蛋白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三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状动脉病变各组的HDL–C水平比冠状动脉正常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支病变组的TC水平比冠状动脉正常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升高则是高血压患者预测冠心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镇痛(PCA)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是早、中期)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探讨应用方法。方法4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无镇痛组23例。Ⅱ组,病人自控镇痛(PCA)加中医辨证治疗组23例。自控镇痛(PCA)液组成,上肢以静脉PCA(PCIA),配方为芬太尼10~12μg/ml加0.01%氟哌利多。下肢以硬膜外PCA(PCEA),配方为芬太尼2μg/ml加0.125%罗哌卡因加0.01%氟哌利多,持续给药4~6d。临床辨证时应注意以局部症状为主,抓住主要症状,结合西医分期进行辨证治疗。结果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I组,经统计学比较二者差异显著(p<0.05),Ⅱ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感消退明显优于I组,经统计学比较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人自控镇痛(PCA)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早?中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能快速减轻病人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从而改善病人因疼痛引起的焦虑和不稳定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具有临床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名南  盘国雄 《中国保健》2008,16(8):378-37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按WHO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150例,健康对照组60例,采用美国津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A1c和空腹血糖(FPG).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HbA1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清癌胚抗原(cancer antigen125,CA125)、癌抗原(cancer antigen 199,CA199)及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联合检测在诊断不同肝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肝炎患者60例为肝炎组,肝硬化患者60例为肝硬化组,肝癌患者60例为肝癌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入院时血清CEA、CA125、CA199及AFP水平,比较肝硬化组不同肝功能分级者、不同病因者的血清CEA、CA125、CA199及AFP水平。结果:肝癌组CEA、CA125、CA199及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炎组、肝硬化组及对照组,且肝炎组、肝硬化组四种血清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 B级、C级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及AFP水平均明显高于A级,且C级患者四种血清标志物水平均高于B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CEA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P0.05);病毒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均低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P0.05);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高于酒精性和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不同肝病血清CEA、CA125、CA199及AFP水平存在差异;且肝硬化患者CEA、CA125、CA199及AFP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和不同病因密切相关,血清CEA、CA125、CA199及AFP联合检测对于不同肝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名南  黄德秋  陈燕 《当代医学》2011,17(19):106-107
目的探讨血清TSGF、CA153、CA125及CEA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TSGF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CA153、CA125及CEA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分别检测40例乳腺癌、3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45例正常健康女性血清中的TSGF、CA153、CA125和CEA的水平,所有数据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SGF、CA153、CA125、CE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GF、CA153、CA125、CEA、单独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64.1%、78.3%、61.5%、70.2%,特异度分别为63.8%、77.1%、58.9%、68.3%,四者联合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2.2%、特异度为89.9%。结论血清TSGF、CA153、CA125及CEA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联合检测血清TSGF、CA153、CA125及CEA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电针配合颈丛麻醉施甲状腺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实施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甲状腺手术116例,随机选用电针麻醉为主2 7例,颈丛神经阻滞为主36例,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53例,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效果.结果 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心率,平均动脉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与术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意义.电针麻醉组无并发症发生,但麻醉效果不理想,肌松效果欠佳.颈丛神经阻滞组喉返神经阻滞6例,占16.7%,膈神经阻滞4例.占11.1%.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组,喉返神经阻滞3例,占5.6%,肌松,镇痛效果佳,并发症少.结论 采用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实施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就诊于我院的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试验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将其分为轻度组(44例)、中度组(37例)、重度组(26例),并选取同时期的60名健康体检者资料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血清Hcy、hs-CRP水平检测。比较2组血清Hcy、hs-CRP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血清Hcy、hs-CRP水平,分析血清Hcy、hs-CRP与该疾病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NIHSS评分、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Hcy、hs-CRP水平随着NIHSS评分的增加而升高,Hcy、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cy、hs-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可通过监测血清Hcy、hs-CRP水平来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一二聚体(D-D),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D一二聚体用STAGO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cTnI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仪器为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35例急性肺栓塞(APE)和40侧正常健康人血浆中的D一二聚体和cTnl水平,所有数据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D一二聚体和cTn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o.05)。D一二聚体和cTnI单独检测APE的灵敏废分别为83.1、82.3%,特异度分别为36.7%、35.2%,两者联合检测APE的灵敏度为98%、特异度为58.3%。结论血浆D一二聚体.cTnl在APE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联合检测血浆中D一二聚体、cTnI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