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使原有病情恶化并明显提高病死率。预防应激性溃疡是抢救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关键,本文就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机制、预防性治疗、早期肠内营养、医院获得性肺炎等相关并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针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新途径.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8分以下)分为针药联合亚低温治疗组(n=22)、亚低温治疗组(n=24)、常温常规治疗组(n=22),比较三组间动态颅内压、脑损伤指标(细胞骨架)、免疫功能(IL-6、β2微球蛋白),结合并发症(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癫痫、糖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GOS评分.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针药联合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常温常规治疗组在颅内压、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脑损伤指标、远期临床疗效方面针药联合亚低温组与亚低温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温常规治疗组相比,针药联合亚低温治疗组与亚低温治疗组在脑损伤指标、远期临床疗效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在降低颅内压力、改善免疫功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单纯亚低温治疗组及常温常规治疗组,有较乐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髓鞘基本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 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及常温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评价颅内压变化、GOS预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析治疗各时间点脑脊液MBP的变化,综合分析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1d脑脊液MB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4.95±2.07)、(26.72±2.43)μg/L,t=2.36,P>0.05].在治疗7、14 d亚低温治疗组比常温治疗组脑脊液MBP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41±0.74)、(19.54±1.38)μg/L,t=19.86,P<0.05;(7.85±0.32)、(13.51±1.46)μg/L,t=16.89,P<0.05].而颅内压监测显示,两组治疗1d颅内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7、14 d颅内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2.1)、(26.0±2.6)mm Hg,t=8.94,P<0.05;(13.0±1.8)、(19.0±1.6)mm Hg,=10.43,P<0.05].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P<0.05);亚低温治疗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常温治疗组(P<0.05),但在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能通过减少MBP降解来稳定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达到脑保护作用,从而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