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检测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50例原发性小血管炎疾病患者血清中ANCA的检出率.结果 50例原发性小血管炎血清中,韦格纳肉芽肿(WG)阳性率95%,为C-ANCA阳性;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阳性率50%,为P-ANCA阳性;过敏性紫癜(AP)阳性率37.5%,为P-ANCA阳性;白塞病(BD)3例,ANCA均为阴性;未分型原发性小血管炎(UCPSV)阳性率66.67%,其中C-ANCA 4例,P-ANCA 6例.结论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原发性小血管炎中,部分疾病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密切相关,尤其是韦格纳肉芽肿阳性率95%,提示C-ANCA可作为韦格纳肉芽肿血清学标志性抗体,ANCA检测对血管炎的发病及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鼻内镜下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联合鼻窦开放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偏曲对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张家港市鹿苑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25例)和联合组(25例),均于鼻内镜下在鼻腔鼻窦内操作,单一组患者行鼻窦开放术治疗,联合组患者行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联合鼻窦开放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1个月炎症因子水平,术前和术后7 d临床症状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联合组均更低于单一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鼻塞、嗅觉异常、流涕评分均降低,联合组均更低于单一组(均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单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联合鼻窦开放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抑制患者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且减少术后并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升阳益肾汤联合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张家港市鹿苑医院有限公司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100例,其中普米克气雾剂治疗组52例,升阳益肾汤联合普米克气雾剂治疗组48例。对两组的患儿鼻部症状VAS评分、血清中炎性因子、肺功能FEV1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鼻部VAS评分、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FEV1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且改善情况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更加明显。结论升阳益肾汤联合普米克气雾剂治疗组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利斌  宋升桥 《山东医药》2014,(23):100-101
鼓膜穿孔是耳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往往是急慢性中耳炎及耳外伤的后遗症,是导致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且易反复发作中耳炎。目前,临床治疗上以颞肌筋膜和耳屏软骨膜作为赝复膜[1]进行鼓膜成形最为广泛,其穿孔愈合率能达到90%。采用筛区骨膜作为赝复膜进行鼓膜成形文献中并不多见。我们对2000年1月~2013年8月有随访记录的320例(耳)中的15例患者采用耳内切口以筛区骨膜作为赝复膜行鼓膜再成形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