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伤性肾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用介入技术治疗创伤性肾动静脉瘘(RAVF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8例不适宜做外科治疗的RAVFs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外伤性损伤4例,医源性损伤4例。6例行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内钢丝圈栓塞术,2例行被覆膜支架置入患侧肾动脉内封闭瘘口。结果 血管造影显示肾内型动静脉瘘4例,累及肾动脉段-亚段级分支;主干(肾外)型动静脉瘘4例。治疗均获成功,治疗结束时复查血管造影显示瘘口被封闭。轻微并发症1例。医源性RAVFs患者术后失血症状迅速改善,肉眼血尿消失;4例术前存在心脏负荷过度症状患者,闭塞动静脉瘘后症状迅速改善,血管杂音消失。术后肾功能测定均属正常范围,其中2例肾动脉被覆膜支架置入患者,同位素肾扫描显示患侧肾脏形态、功能正常。术后随访10~42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10,18个月死于与RAVFs无关的疾病。6例仍然生存,一般情况良好,未再针对RAVFs进行外科或介入治疗。结论 介入技术,包括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内栓塞术和被覆膜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创伤性、复杂型RAVFs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卵巢动脉参与宫颈癌供血的发生率,初步分析卵巢动脉参与宫颈癌供血的相关因素,评价经导管栓塞卵巢动脉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52例宫颈癌介入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参与宫颈癌供血的卵巢动脉进行了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化疗,然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应肿瘤的血管。用统计方法分析卵巢动脉参与宫颈癌供血的发生率、影响因素,评价栓塞卵巢动脉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结果:52例宫颈癌患者中,选择性血管造影发现至少有一侧卵巢动脉参与病变供血者14例(26.9%),统计分析显示,卵巢动脉参与盆腔疾病供血的相关因素有:既往有盆腔手术史(P<0.01);既往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P<0.01);存在一侧或两侧子宫动脉发育不良。对14例参与宫颈癌供血的卵巢动脉进行了栓塞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无重要并发症,其中4例出现一过性卵巢功能减退症状,但均为可逆性,无严重后果。结论:卵巢动脉可参与宫颈癌供血,发生率达26.9%。在做髂内-子宫动脉栓塞或化疗栓塞术时,如发现卵巢动脉参与供血,补充做卵巢动脉栓塞术是安全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介入技术治疗腹腔内脏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用介入技术治疗腹腔内脏动脉瘤(假性7例、真性5例)12例,男性5例、女7例,年龄32.75岁(平均52岁)。其中脾动脉瘤4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6例,肠系膜上动脉(SMA)瘤1例,肾动脉瘤1例。5例以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就诊、进行了急诊介入治疗,3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搏动性包块,3例体检发现、无自觉症状。12例患者于治疗前均做腹部超声波和CT增强扫描。11例用经导管血管内钢丝圈栓塞术,1例发自SMA的动脉瘤、用联合血管内栓塞和SMA内被覆膜支架置人术。结果12例闭塞动脉瘤均成功,无重要并发症。5例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假性动脉瘤患者,术后出血立即停止,经给予补充血容量和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用栓塞术和SMA内被覆膜支架置入术1例,结束治疗时血管造影显示发自SMA的动脉瘤被完全封闭,SMA主干及分支显影正常。3例术前有症状,术后腹痛逐渐消失、包块缩小。12例术后随访4~52个月(平均25.5个月),未发生与动脉瘤相关的并发症,随访超声波检查无动脉瘤再通或复发证据。结论经导管血管内介入技术是治疗腹腔内脏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动脉瘤是常见血管疾病 ,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切除和人工血管移植 ,但有相当比例 (15%~30 % )有手术指征的的大动脉瘤患者因合并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病变而不能或不宜进行手术治疗 ,这些患者的 5年生存率仅 10 %~ 15% [1] 。近年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改进 ,特别是带膜血管内支架的开发和应用 ,为大动脉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 ,用介入技术隔离、封闭大动脉瘤具有创伤性较小、近、中期疗效与外科治疗相似、适应证较广 (可治疗一些有外科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术中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等优点[2 ] 。尽管…  相似文献   
5.
盆腔出血性疾病卵巢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盆腔出血性疾病经导管栓塞卵巢动脉(OV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OVA参与盆腔出血性疾病供血的患者进行选择性OVA栓塞术,在栓塞OVA之前均曾行常规髂内动脉前支-子宫动脉栓塞术。出血的病因包括产后出血6例,盆腔血管畸形2例,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子宫肌瘤术后、盆腔纤维肉瘤各1例。12例中,7例于第1次介入治疗栓塞两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后未能控制出血,第2次造影显示OVA参与出血的供血,5例于栓塞两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后发现OVA参与病变供血。栓塞OVA的材料用PVA3例、PVA 明胶海绵颗粒7例、PVA 明胶海绵颗粒 微型钢圈2例。结果选择性OVA造影显示对比剂外溢至宫腔(盆腔)10例、OVA参与病变供血2例,未显示髂内动脉和其他侧支参与供血。选择性栓塞OVA的技术成功率为100%,包括栓塞两侧OVA者4例、单侧者8例,未发生与栓塞术相关的并发症。12例患者经补充栓塞参与出血或病变的OVA后出血立即停止,住院期间未再复发出血。术后随访2周~36个月,3例术后2~3周子宫切除,1例盆腔纤维肉瘤术后接受放射治疗,1例盆腔动静脉畸形出院后仍有间歇少量阴道出血、未特殊处理,2例出现一过性卵巢功能减退症状,分别于术后3、4个月恢复正常月经。其余7例在随访期间未复发出血、月经周期正常。结论OVA可参与盆腔出血性疾病的供血,是导致常规栓塞两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不能控制出血的原因之一。如发现OVA参与盆腔出血性病变的供血,补充做OVA栓塞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临床发现巨大十二指肠球畸形伴乳头开口异位、环形胰腺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8岁,因间断上腹痛20年,加重4天于1991年4月27日入院。患者自幼每于受凉后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无返酸、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介入治疗--着重探讨介入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告12例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介入治疗结果,评价介入技术治疗PTE的安全性和疗效。资料与方法:12例确诊为PTE的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男9例,女3例,年龄26~78岁。就诊时临床症状:休克3例,咯血9例次,胸痛和呼吸困难12例次。11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例上肢静脉血栓。全部患者作胸部CT增强扫描和肢体超声波检查。治疗方法有经导管肺动脉内留置导管溶栓4例次,用导管捣碎、抽吸血栓和局部溶栓12例次,经导管肺动脉消融术2例次,腔静脉过滤器置入术12例次。结果:12例患者治疗16例次,无并发症发生。4例先行经导管肺动脉内溶栓术,因效果不明显而用导管捣碎、抽吸血栓;8例采用机械性措施(捣碎、抽吸、消融)清除血栓,辅以局部溶栓。结束治疗时复查肺动脉造影,lO例肺动脉内血栓被大部分清除、中央分支血流恢复,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从术前平均82%增至94%。2例治疗后肺动脉造影有改善,但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术后随访时间4~36个月,患者未再出现PTE复发症状。结论:单纯行肺动脉内留置导管溶栓对治疗PTE效果不佳。机械性清除血栓技术,包括经导管血栓抽吸、捣碎和消融,联合局部溶栓术,是治疗PTE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附2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疗效. 方法22例子宫肌瘤和2例子宫腺肌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23例,单侧1例,栓塞剂为PVA微球. 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成功率为95.8%(23/24),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与栓塞前比较均显著缩小(t=2.391,3.990;P=0.022,0.000).1例子宫动脉单侧栓塞术后肌瘤逐渐长大,行子宫切除术.2例子宫腺肌症术后痛经、月经过多症状减轻,但术后4个月复发. 结论 UAE治疗子宫肌瘤微创,安全,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尚待观察.对子宫腺肌症疗效不满意.  相似文献   
9.
经导管卵巢静脉曲张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导管卵巢静脉曲张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年龄30~45负,临床表现慢性分腔腔疼痛病史2~8年,影像学检查、Doppler超声提示卵巢静脉曲张,卵巢静脉造影明确卵巢静脉曲张诊断的病例,经股静脉或颈静脉途径行检查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钢丝圈(4例),无水酒精(1例)。术后随访3~18个月,采用定期oppler超声波检查。结果 本组病例栓塞治疗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左  相似文献   
10.
含碘造影剂是目前常规X线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最常用的造影剂 ,CT增强扫描和绝大多数介入治疗操作也都需要使用含碘造影剂。一般认为 ,含碘造影剂的安全系数较高 ,毒副反应发生率低 ,特别是在新型非离子型造影剂在临床应用以后 ,有关碘剂毒副反应的报道大大减少。尽管如此 ,使用含碘造影剂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如最近报道 ,一般患者对离子型含碘造影剂过敏的发生率为 0 1%~ 0 2 % ,对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过敏的发生率为 0 16‰ ,其它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约 0 5‰~ 2‰ ;当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 ,使用含碘造影剂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