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鼻和鼻旁窦的CT扫描方法一般为横断面CT扫描和冠状面CT扫描两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随机抽取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期间,在我科检查鼻旁窦CT者400例,做一系统对比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仅供同道们参考,望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2.
鼻及鼻旁窦的CT扫描方法一般分为横断面和冠状面两种。本文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6月我科行鼻旁窦CT扫描的400例患者资料,探讨冠状CT扫描在鼻及鼻旁窦疾病检查中的作用。1临床资料本组男273例、女127例;年龄8~75岁,平均45岁;其中,单纯横断面CT扫描50例、单纯冠状面CT扫描200例、横断面加冠状面CT扫描150例。采用PHILIPS—TOMOSCAN EG型CT机,扫描野180mm,电压120kV,电流30mA,时间2s。选择层厚、层距均为5mm者200例;层厚2mm、层距5mm者200例。(1)横断面扫描方法:受检者取仰卧位,摄头颅侧位像,扫描层面与听眦线平行,扫描范…  相似文献   
3.
肺、肝肿块在CT导引下进行活组织检查时的定位问题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组织学检查的准确性和对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性意见.通常,肿块在CT导引下活组织检查的定位包括人体表面的定位和肿块的空间定位.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我们对非垂直和非水平进针活检的16例病人采用三角板定位法定位,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胃穿孔临床比较少见,国内报告不多,我们在工作中曾见到2例。为了对该病提高认识,本文主要对其临床表现,X线诊断及X线鉴别诊断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 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合并多种畸形少见。现报告1例椎管内巨大蛛网膜囊肿合并脊柱侧弯,椎体分隔不全,椎板隐裂,脊膜膨出及系束脊髓畸形。 女,12岁,因左腿麻、无力半年于1990—01—16入院。患儿自10岁起无明显诱因左腿疼痛,运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1989年9月底左腿疼渐不明显,但出现左腿无力,麻木,运动时易摔跤,近两个月上述症状加重。无大小便失禁或意识障碍。查体:智力正常,左腿稍跛,左下肢肌张力较右侧弱,肌力基本正常,脊柱左侧弯畸形,左膝反射亢进,左巴氏征(+)。化验:脑脊液、血常规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5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侧腰、腹部阵发性绞痛,当时经相关检查(平片、静脉肾盂造影、CT、MRI、B超、彩超等)后,以“尿路结石”,“右侧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为诊断,行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以后反复出现多次右腰腹部绞痛,均给予对症治疗。日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特来我院就诊,结合既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炎的MRI表现并与腰椎结核及腰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椎间隙变窄进行鉴别。方法 5例为手术后及间盘穿刺术后、白血病等临床证实的间盘炎症,21例腰椎结核及腰间盘退行性变,对其MRI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炎症MRI表现为:(1)椎间隙变窄,T2像呈高信号或低信号,T1呈低或等信号,髓核内裂隙消失。(2)相邻椎体皮质终板模糊或终板及终板下骨质破坏,上下椎体对称性信号异常。(3)部分病例见相邻椎体的临近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4)椎旁软组织肿胀,脓肿象树皮一样围绕椎体。(5)增强间盘及临近椎体信号增强。10例腰椎结核及11例间盘退变也各有特点。结论 腰椎间盘炎多由术后或穿刺或血行感染,MRI有其特点,仔细观察椎体终板及间盘及椎旁肿胀对诊断及鉴别诊断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8.
骨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赋予人体基本形态,支持体重,保护内脏。是人们生活和劳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最容易受损的器官。我科自开展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以来,进行了颌面骨、胸廓组成骨、肱骨、跟骨、髋关节组成骨、膝关节等骨关节的三维重建,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胆囊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33例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对其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胆囊癌以老年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黄疸及腹部肿块、纳差.CT表现:胆囊区肿块,密度不均,胆囊腔缩小或消失;胆囊壁增厚,呈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软组织块影;合并胆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肝脏直接受侵范;肝脏转移,侵犯腹壁,合并腹水.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中度及明显强化.病灶周围及邻近器官侵犯、淋巴结转移更有助于诊断.结论:仔细观察胆囊及其周围结构、邻近器官改变,旨在提高胆囊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