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皮炎洗剂治疗小鼠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疗效。方法 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背部ACD。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CD组、阳性组、皮炎洗剂大剂量组(0.4g/mL)、中剂量组(0.2g/mL)、小剂量组(0.1g/mL),每组10只,于致敏后给药,观察各组小鼠第4次激发24h后皮损炎症程度、组织病理切片、炎症细胞数量改变及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的变化。结果 皮炎洗剂中、大剂量能有效减轻ACD小鼠引起的免疫器官肿大、皮损炎症程度,减少皮损组织炎症细胞数量,调节ACD组小鼠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论 皮炎洗剂对小鼠ACD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皮炎洗剂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负载阿霉素的壳寡糖纳米粒,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肿瘤细胞毒性。方法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负载阿霉素的壳寡糖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和表面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包封率、载药量,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采用MTT法对载药壳寡糖纳米粒在体外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细胞毒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制得的阿霉素壳寡糖纳米粒呈球形或类球形,形态较为完整,平均粒径为(136.77±1.21)nm,表面电位为(20.53±0.31)m V,包封率为(56.99±1.40)%,载药量为(15.49±0.38)%,168 h的累积释放率为72.15%;阿霉素和载药纳米粒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载药纳米粒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强于游离阿霉素。结论此方法制备的阿霉素壳寡糖纳米粒粒径较小,药物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志辉  李俊生  郑啸  刘欢  王丽灵  陈慧  姜誉弘 《中草药》2015,46(18):2703-2711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渗剂对黄芩总黄酮凝胶膏剂中总黄酮及其中6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苷及木蝴蝶素)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为筛选最佳的促渗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3种常用的透皮促渗剂氮酮(azone,AZ)、薄荷醇(menthol,MT)、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PG),采用体外扩散池法考察单一促渗剂与二元复合促渗剂对体外经皮渗透参数的影响。结果采用单一促渗剂时,AZ对苷类成分的促渗效果较好,MT对苷元类成分的促渗效果较好,而PG的促渗效果相对较差,总体以3%AZ对于总黄酮及其单体的促渗能力最强;采用二元复合促渗剂时,促渗效果整体优于单一促渗剂,总体以3%AZ+5%PG渗透效果最佳。结论促渗剂可以显著影响黄芩总黄酮凝胶膏剂中总黄酮及其中6种活性黄酮类成分的经皮渗透动力学参数,3%AZ+5%PG构成的二元复合促渗剂用于黄芩总黄酮凝胶膏剂促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8岁.妇女普查,超声所见:膀胱中度充盈,膀胱壁于膀胱颈偏左侧处可见18mm×21mm×20mm实性圆形向膀胱腔内突出肿块,其基底较宽,表面光滑整齐,有被膜样带状回声较厚较强,肿块内部回声强度中等均质.膀胱壁表面光滑无破坏征象.(图1).结合临床患者无任何不适,超声诊断:膀胱颈良性肿瘤,平滑肌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
7β-甲氧基莫诺苷转化为莫诺苷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7β-甲氧基莫诺苷转化为莫诺苷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山萸肉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方法:以7β-甲氧基莫诺苷和莫诺苷为检测指标成分,考察在单体成分情况下,溶液的pH、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当pH=2,甲醇含量为5%时,7β-甲氧基莫诺苷向莫诺苷转变的转化率较高;加热温度大于100℃的条件下,加热时间(≤240 min)对7β-甲氧基莫诺苷的转化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黄葵颗粒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金丝桃苷、芦丁、异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马钱苷、莫诺苷的方法。方法:采用Agli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40,260,360 nm,柱温30℃。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金丝桃苷、芦丁、异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莫诺苷、马钱苷线性范围分别为3.5~35.0(r=0.999 6),32.09~320.9(r=0.999 7),2.21~22.12(r=0.999 7),18.68~186.9(r=0.999 8),6.32~63.20(r=0.999 7),3.54~35.44(r=0.999 6),12.39~123.9(r=0.999 6),12.88~128.8 mg·L-1(r=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RSD 1.7%),99.7%(RSD 0.6%),98.7%(RSD 2.5%),100.1%(RSD 1.4%),99.7%(RSD 1.0%),99.9%(RSD 2.7%),99.0%(RSD 1.2%),99.7%(RSD 1.3%)。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黄葵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5 2岁 ,右侧臀部肿块 2年余 ,近 2月内突然增大明显。查体 :右侧臀部触及鸡蛋大小肿块 ,质地坚韧 ,推压可轻微移动。超声检查所见 :右侧臀部软组织内可见 5 .0 cm×4 .0 cm× 3.6 cm低回声实性肿块 ,边界清楚 ,呈分叶状 ,肿块中央部可见直径 0 .8cm的液腔 ,肿块内部血流不丰富 ,周围可见动脉血流 ,肿块大部分位于脂肪层 ,深部位于臀大肌层 (图 1)。超声诊断 :右侧臀部软组织内实性肿块 (来源于横纹肌可能性大 ,横纹肌纤维肉瘤 ?)低回声区为肿瘤图 1 臀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作者单位 :2 6430 0 山东省 ,荣成市上庄医院  术中所…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5 4岁。以阵发性腹痛 1天并呕血 2次(约 70 0 ml)伴恶心、头晕乏力来我院诊治。查体 :R2 7次 /分、 BP 12 / 9k Pa,神志尚清 ,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 ,心率 112次 /分 ,腹部平坦稍胀 ,上腹部剑突下压痛 ,肠鸣音增强。试验室检查 :血 WBC 12 .7× 10 9/ L,N 87%,L 13%,Hb 90 g/ L ,RBC 3.0× 10 12 / L ,大便隐血试验 ( +)。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 :左上腹于胃底后上壁可见一约 5 4 mm× 4 7mm× 4 mm大小低回声实性肿块 ,边界尚清 ,轮廓欠规整 ,内部回声不均匀 ,CDFI示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