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分段剥扎注射加肛管皮桥悬吊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对180例环状混合痔作改良分段剥扎注射加肛管皮桥悬吊法(治疗组)与152例传统外剥内扎法(对照组)疗效结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术后肛缘光滑率、疼痛率、水肿率及平均治愈时间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术式较传统外剥内扎术用于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的疗效。方法研究组60例,采用消痔灵注射内痔段黏膜下层后用可吸收线将痔体上提悬吊;设对照组60例,其中24例采用消痔灵注射,36例注射后加用外剥内扎术。观察对比两组病例术后疗效及随访6—15个月的疗效。结果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后疗效优良率98.3%,单纯消痔灵注射疗法术后优良率71.7%,消痔灵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后优良率97%;随访6~15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98%、67.2%、96.9%。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疗法较单纯消痔灵注射疗法优良率分别高26.6%、20.8%,较消痔灵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疗法高1.3%、1,1%。结论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的疗效确切,显著优于单纯消痔灵注射疗法,与消痔灵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疗效一致,但术后反应及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后者,且能更有效地保护肛垫。  相似文献   
3.
异物性肛管直肠损伤(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于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因肛管直肠异物致肛管直肠局部损伤的患者共3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注射、悬吊、肛门整复术治疗多发性混合痔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肛门整复效果。方法将800例多发性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作试验组400例(脱落20例)和对照组400例(脱落24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注射、悬吊、肛门整复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结果术后1d患者在肛门疼痛程度、肛缘肿物突出及肛门光滑度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术后3d、7d、6个月肛缘肿物突出及肛门光滑度等指标评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注射、悬吊、肛门整复术治疗多发性混合痔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而轻,术后残痔存留、肛门赘皮残留均很少,肛门光滑度高,肛门整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刘纪锋  姚健  王顺和  王玉  牛苏剑  卢家玉 《西部医学》2017,29(7):970-973+981
【摘要】 目的 探讨肛旁置管冲洗联合负压引流对肛周脓肿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将8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微创置管冲洗联合负压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在疗效、安全性、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功能、肛周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形成率、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腔内置管冲洗加负压引流术(试验组)对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功能、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术后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形成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腔内置管冲洗加负压引流手术在保证疗效及安全性的基础上,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更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2年以来,在总结切开暴露法、切除缝合内口引流法治疗肛瘘的基础上,采用“近切远旷术”即切除内口段、旷置远端瘘道及外口的方法治疗单纯性低位肛瘘74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43例,女性31例。年龄19~30岁22例,30~40岁35例,40~48岁17例。病程:半年以内8例,半年~1年18例,1年~3年37例,3年以上11例。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8年。肛瘘类型均为低位单纯性肛瘘。瘘管长度在4厘米内6例,4厘米以上68例,最长达8厘米。 1.2 手术方法 取侧卧位,常规消毒肛门术野皮肤,施局麻。用探针从肛瘘外口循瘘管行经探入,准确从内口处探出。用手术刀沿探针从内口部向肛门外切开管壁2~3厘米,退出探针,彻底清除切开段之管壁及内口。用4号丝线在切口远端距未切开的瘘管口约0.3厘米处全层缝合1~2针(务必彻底关闭瘘管近端伤口,防止术后引流物进入旷置瘘管)。余下切口创面任其开放,创面放置抗生素纱条引流。远端瘘管及外口旷置不作处理。个别外口处有积脓积液者只需稍作外口扩创即可。  相似文献   
7.
姚健  王顺和  刘纪锋  王玉  牛苏剑  穆云 《中医临床研究》2012,4(5):111+113-111,113
目的:探讨脓腔置管冲洗加持续负压引流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根据脓腔大小,选取脓腔高点与低点分别行一微创小切口,分别置入Fr14#导尿管,高位管持续点滴冲洗,低位管予以负压引流,同时予以抗炎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的15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平均住院时间6d。结论:该手术方式采用微创切口,病人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近切远旷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7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王顺和  姚健  牛苏剑  穆云 《西部医学》2007,19(6):1149-1150
目的 评价中药荆黄汤熏洗辅助治疗肛门疾病术后的效果.方法 将2178例痔瘘术后病员随机分为荆黄汤熏洗坐浴(治疗组)1100例和1/5000高锰酸钾坐浴(对照组)1078例,术后每日便后坐浴15~20min,观察坐浴对缓解疼痛、减少水肿、切口感染、治愈时间等方面的疗效.结果 疼痛减轻优良率治疗组为97.79%,对照组为75.51%;水肿发生率治疗组为3.34%,对照组为7.05%,切口感染率治疗组为1.4%,对照组的2.7%;术后两周内治愈率治疗组为98.54%,对照组为64.93%.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结论 肛门疾病术后用中药荆黄汤熏洗剂坐浴,对减轻肛门疼痛、减少水肿、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等均明显优于高锰酸钾坐浴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符合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每次60min,每周1次,4次一个疗程,完成10次以上生物反馈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41例患者在肛管、直肠静息压,直肠最大收缩压,初始排便感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排便Cleveland便秘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41例患者中治愈21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3.17%。结论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