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使用新型水凝胶敷料为延迟手术植皮的创面提供有效的治疗环境,促进新鲜肉芽生长,消除水肿肉芽,清洁创面。达到符合植皮标准的创面,加快愈合时间。方法在17例采用融痂方式治疗超过三周的儿童三度烧伤创面应用冷宁康敷料做术前创面准备,与以往传统应用油纱布敷料创面做对照,观察创面的植皮时间和一般情况。结果冷宁康组创面植皮准备时间、一般状况优于油纱布对照组。结论冷宁康敷料具有良好的封闭保湿性能,明显减少创面渗出,促进新鲜肉芽生长,提升创面的清洁程度,从而达到加快创面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镜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初步诊断为膀胱肿瘤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气管镜组和膀胱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评分、操作时间、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顺利完成气管镜及膀胱镜操作,气管镜操作时间5~10 min,平均(6.6±1.3)min,长于膀胱镜检查时间(5.2±1.1)min,t值为2.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气管镜VAS评分为(1.6±0.4)分,低于膀胱镜检查的(4.2±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发生率为10%,低于膀胱镜检查发生率(30%)。结论气管软镜由于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尿道出血及尿潴留风险,能够替代软性膀胱镜用于膀胱肿瘤的术前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470 nm激光在解剖性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泌尿外科行1470 nm激光解剖性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膀胱镜检查和CT或MRI检查,术前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析1470 nm激光在解剖性切除非肌层浸润性...  相似文献   
4.
拓扑异构酶Ⅱα(TOP2α)是控制DNA拓扑状态和细胞增殖的一类酶蛋白。它可能成为一种新型前列腺癌(PCa)的标记物,同时可以较好地评估PCa患者的预后。将有助于预测PCa预后、评估疗效及降低医疗成本。本文将对该标记物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TRAS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患有难治性高血压,部分病例出现尿量减少,血清肌酐(Scr)升高,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移植肾和经对侧股动脉穿刺...  相似文献   
6.
王海  纪志刚  牛吉瑞 《中国医药》2012,7(3):337-339
目的 探讨局限性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我院2000年10月至2009年9月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患者80例,对侧肾功能良好者68例为相对适应证组,孤立肾肾癌或对侧肾功能较差者12例为绝对适应证组.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采用Kaplan-Meier模型进行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生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直径平均3.5(1.2~7.0)cm,≤4 cm 68例(85.0%),>4 cm 12例(15.0%);病理分期采用UICC2002TNM分期法,T1a期68例(85.0%),T1b期12例(15.0%).80例患者随访12~ 107个月,平均49.8个月,随访期间8例(10%)死于复发和(或)转移,3、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5.0%、83.9%.相对适应证组3、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7.1% (66/68)、95.6% (65/68),绝对适应证组3、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3.3% (10/12)、58.3% (7/1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 <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适应证(相对/绝对)是惟一影响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30,RR=0.033).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因术前对侧肾功能差或孤立肾肾癌而行NSS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腹腔镜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手术操作技术的日益成熟,许多临床手术都可通过腹腔镜完成。自1990年Clayman等…完成首例腹腔镜肾切除术后,腹腔镜微创外科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肾脏疾病的治疗。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由McDougall等于1993年首先在猪体内施行。同年Winfield等提出经腹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西藏地区儿童肾结石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7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1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2例,女28例,比率2.9∶1;年龄3~12岁,平均(9.5±5.2)岁;结石大小2.0~2.7cm,平均(2.4±1.2)cm。左侧51例,右侧59例。对患儿的血常规、手术时间、术中或术后是否输血、并发症、清石率等术后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110例患儿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25~60min,平均(33.5±8.5)min。术中均无明显出血,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18~150g/L,平均(132.5±16.3)g/L,与术前比较,血红蛋白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所有患儿术后复查电解质,无低钠低钾血症的发生。术后1周复查,仅2例患儿存在结石残留,其余108例均无结石残余。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8.2%。术后9例患儿出现发热(体温38.5℃),发生率8.2%,予以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均无周围脏器损伤(如肠道、气胸等)、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在西藏地区治疗儿童肾结石效果确切,清石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合并膀胱血管瘤患者的诊治水平. 方法 患者,女,23岁.主因间断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发现膀胱肿物20 d于2010年11月入院.外院膀胱活检病理提示血管瘤病.既往:左下肢血管瘤23年,分别于3个月、3岁、13岁时行左下肢血管瘤切除术.查体见左下肢膝关节以下明显增粗并长于右侧,左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增生.B超检查提示膀胱左前壁实性占位,范围4.1 cm ×3.0 cm ×2.5 cm.膀胱镜检可见膀胱顶部略偏左侧黏膜隆起并可见曲张静脉血管,范围3.0 cm x5.0 cm. 结果 患者诊断为膀胱血管瘤,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膀胱肌间血管瘤.术后肉眼血尿消失.术后3个月复查B超,膀胱未见异常. 结论 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可能合并膀胱血管瘤,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以作为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