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某化工厂成立于1992年,2008年1月PVC合成装置扩建为15×104吨/年。随着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增加,生产工艺的改进,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强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了解PVC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对有效控制职业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卫生部于2002年4月公布了两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由于我国的卫生标准属强制性标准,必须明确统一和标准化,所以这两项标准的公布,对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开展职业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是十分必要和非常及时的[1].我们认真地学习了这两项标准,并结合这两年来标准的应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其中有些问题是值得商榷的,现将关于高温作业的几个主要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必将得到再次增强[1].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74%[2].因此,褐煤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褐煤是煤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煤.其特点是含水量高、发热量低、易风化碎裂、易氧化自燃,不适于远途运输利用[3].但是褐煤又有特殊性,其挥发性高、含油率高是通过热解提质提取焦油的理想原料.因此,褐煤提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褐煤提质基本上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方法提质主要是对褐煤采用选煤、干燥脱水、除去褐煤的外在水分,从而提高褐煤的发热值,达到提质的目的.干燥脱水技术有离心脱水技术、热力干燥技术[4].褐煤的物理方法提质实质是褐煤脱水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褐煤提质生产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阐明其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危害程度。方法:采用建设项目危害预评价中的类比法,对褐煤提质生产中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找出关键控制部位。结果:毒物、粉尘、噪声是褐煤化学方法提质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褐煤提质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焦炉逸散物中的致癌性物质危害最严重,其次为粉尘和生产过程中泄漏的大量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稀土合金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对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分级,为监管部门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并结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对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分级,并根据企业现有情况,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结果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稀土粉尘、氟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温和噪声等。粉尘危害集中在电解车间。粉尘岗位8 h时间加权浓度合格率为为其中2#电解车间电解岗位粉尘分级为Ⅱ级,属中度危害作业,其它电解车间电解岗位粉尘分级为Ⅰ级,属轻度危害作业;各岗位噪声检测结果和有毒物质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限值的要求,合格率为100%。结论该项目电解车间稀土粉尘危害较为严重,针对稀土粉尘浓度超标现状,应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完善各项职业病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6.
赵如意  牛兆煜  时华蓉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673-1675
目的评价某稀土厂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后环境、产品放射性水平及放射防护控制效果。方法工艺分析、环境监测、产品放射性核素分析,按国家有关标准评价。结果增加提钍工艺后,草沉钍工序就按放射性场所管理,焙烧段、水浸段环境r外照射剂量变化不大,钍萃取工艺中防护效果很好,水浸渣的放射性比活度水平符合国家建坝堆放放射性标准。结论该工艺增加钍分离工艺后,钍得到回收,后续萃取工艺达到清洁水平,满足设计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某稀土抛光粉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调查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效果,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调查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建议。方法通过工程分析法、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及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职业卫生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稀土粉尘、氟化氢、锰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检测结果表明: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合格率为88.2%;粉尘8 h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CTWA合格率为83.3%;噪声合格率为100%。结论该项目应将氢氟酸和稀土粉尘作为职业病危害防治重点。稀土粉尘关键控制点为分级工序、氢氟酸关键控制点为氢氟酸库,应加强相应岗位工人个体防护,以减少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8.
对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7~1998年间尘肺及尘肺合并肺结核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尘肺合并肺结核较单纯尘肺晋级率高,晋级年取缩短,病死率也增高,随年代的增加,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降低,死亡年龄及确诊尘肺至死亡时间均有延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某选煤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出结论:用人单位应加强日常管理确保防护设施正常运行,加强职业健康监护防止职业病的产生。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用人单位应加强日常管理确保防护设施正常运行,加强职业健康监护,防止职业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包钢系统内托幼园所消毒效果,总结经验、探索最佳的消毒方法,制定托幼园所设备配置、管理制度.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对包钢所属13家托幼园所定期进行活动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具、玩具、工作人员手的消毒效果检测.结果:2003-2006年间抽检包钢所属13所托幼园所消毒检测总合格率为85.1%,各年间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检测的五种项目中物体表面、手的合格率低,小班检测的合格率低.结论:包钢系统托幼园所卫生抽检合格率除餐具较高外,其余项目均不理想,尤其是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的手合格率较低,特别表现在小班的合格率更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