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荚果蕨地上部分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朱玲娟  燕菲  陈金鹏  张楠  张雪  姚新生 《中草药》2015,46(12):1737-1741
目的研究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iaion HP20、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荚果蕨地上部分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12个化合物,其中10个为megastigmane型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7-megastigmadiene-3,9-diol(1)、blumenolA(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3)、bridelionol F(4)、bridelionolB(5)、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6)、5β,6α-dihydroxy-3β-(β-D-glucoyranosyloxy)-7-megastigmen-9-one(7)、byzantionoside A(8)、dearabinosyl pneumonanthoside(9)、3-hydroxy-β-damascone glucoside(10),另外2个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枝苋苷ⅣV(11)、icariside C_3(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荚果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五味子提取物和黄芪多糖配伍后对对乙酰氨基酚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协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对乙酰氨基酚500mg/kg腹腔注射给药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肝组织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以评价五味子提取物、黄芪多糖及其组合物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五味子提取物(270mg/kg)和黄芪多糖(900mg/kg)单独给药对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和肝组织GSH和MDA没有显著性影响。30、90和270mg/kg五味子提取物分别与100、300和900mg/kg黄芪多糖配伍,可使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或P〈0.01),肝组织细胞的病变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在高剂量配伍下,各指标的五味子提取物和黄芪多糖间相互作用指数CDI均小于0.7。结论:五味子提取物和黄芪多糖通过协同提高对乙酰氨基酚致肝损伤小鼠肝脏的还原性谷胱甘肽和抗氧化水平,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减轻肝组织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连翘、金钟花果实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PDA法,以Diamonsil-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连翘果实中连翘酯苷的含量远高于金钟花,金钟花果实中不含连翘苷。结论不同采收期连翘、金钟花果实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有较大差别,金钟花不应混作连翘使用。  相似文献   
4.
用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法评价连翘不同部位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连翘不同部位及其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2种化学成分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法评价抗氧化作用,并通过HPLC-PDA法测定了连翘酯苷和连翘苷在不同部位的含量。结果连翘不同部位及其中2种化学成分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具有抗氧化能力。结论连翘酯苷的抗氧化能力大大优于连翘苷,是一种优秀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抑制骨吸收的细胞学基础。 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和骨髓单核细胞联合培养的方法,在1,25-(OH)2维生素D3和地塞米松作用下,使骨髓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和观察骨片上骨吸收陷窝的形成鉴定破骨细胞。磷酸苯二钠法测定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骨片上破骨性骨吸收陷窝的面积。 结果:小檗碱在0.1~10μmol/L范围内,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的形成和TRAP活性,减少破骨性骨吸收陷窝的面积;在10μmol/L浓度下,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对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的形成和TRAP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60.45%和42.12%,骨吸收陷窝面积减少72.69%。 结论:小檗碱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化和骨吸收功能减少骨质的丢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