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腰硬联合麻醉(CSEA)因其理想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提高,目前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低血压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低血压的定义为:麻醉后血压降低值超过麻醉前基础的20%或下降幅度大于4kpa。多发生于注药后5-20分钟,同时伴心率缓慢,严重者可因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燥动不安行装症状。既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也对患者的手术安全构成一定威胁。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共行CSEA287例,其中发生低血压93例,发生率为32.4%。现就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防护措施作如下报告。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发生低血压的93例患者中,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观察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46例(镇痛组)和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分娩56例(对照组)的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镇痛组活跃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剖宫产率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能缩短活跃期,虽催产素使用率高,但无明显不良结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2002年6月开始至2003年12月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技术行62例分娩镇痛,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有效方法。我院2002年底至2006年3月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静注行无痛胃镜检查,让病人在全麻状态下完成检查,检查过程病人无意识、安静、舒适,术后清醒快,无不良记忆,有效地避免了普通胃镜检查的副反应。现将180例异丙酚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丙酚加阿托品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异丙酚加阿托品麻醉对 96例早孕妇女进行人工流产术作为研究对象 ,以未采用任何药物而行人工流产术的 87例早孕妇女为对照组 ,观察其术前、注药 2min及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呼吸 (R)、血氧饱和度 (SpO2 )、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镇痛效果及离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术中、术后SBP、DBP、HR、R、SpO2 均较术前有所下降 ,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镇痛效果达 10 0 % ,而对宫口松弛、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无影响。术后 30min均可自行离院。结论 异丙酚加阿托品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黄疸中医证型与血清γ-GLO、AFP、CHE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黄疸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血清γ-GLO、AFP、CHE检测。结果:常见的证型依次为湿热发黄证、瘀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复合证型,γ-GLO水平与4证型组关系依次为: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复合证型〈气虚瘀黄证组,AFP: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复合证型组〉气虚瘀黄证组,CHE: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气虚瘀黄证组〉复合证型组。湿热组与瘀热组比较γ-GLO、AFP、CH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组、瘀热组分别与其余2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组与复合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γ-GLO、AFP、CHE对于判断慢性乙型重型黄疸中医证型、病情、辨别疾病所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2002年6月开始至2003年12月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技术行62例分娩镇痛,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男,55岁。上腹隐痛3 d,加重并扩散至全腹4 h于2004-06-17入院。查体:T 37.5℃,神清,全身皮肤硬紧,以躯干明显。心肺无异常,舟状腹,全腹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正常,肠鸣音消失。脊柱活动度差。辅查胸片、腹平片:两肺纹理增粗。血WBC 5.0×109/L,GR 81.8%。腹穿液常规:WBC(+++),脓球(++),RBC少许,中性分叶0.92。诊断: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于2004-06-17T21:30送手术室进行剖腹探查术。患者椎间隙狭窄,硬膜外穿刺困难,勉强置管成功。先取右上腹直肌切口,打开腹腔,检查胃、十二指肠无穿孔,大网膜向右下腹聚集,考虑为急性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组(B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各25例.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满意后,B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加1 mg布托啡诺混合液20 ml,R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置入套管并固定.术毕通过该套管连接电子镇痛泵行患者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即刻,术后2、4、8、24、48 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两组患者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术毕即刻、术后2、4、8、24、48 h,B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R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子宫动脉栓塞手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此手术麻醉镇痛方法有椎管内麻醉、静脉复合麻醉、吸入麻醉等 ,宫腔内注药未见报道。我院从2 0 0 1年 5~ 12月用此法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麻醉镇痛 30例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子宫肌瘤病人 30例 ,年龄 2 8~ 4 6岁 ,体重 4 5~ 6 2kg ,ASAⅠ~Ⅱ级 ,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 ,A组为观察组 15例 ,平均年龄 (40 0± 4 9)岁 ,体重 (5 2 9± 8 9)kg ,手术时间 (5 9 2± 9 5 )min ;B组为对照组15例 ,平均年龄 (38 9± 7 4 )岁 ,体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