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检测IgG受体(FcγR)在炎症细胞因子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上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荧光法和RT-PCR等方法,检测FcγRII及其表达。结果:未经细胞因子刺激的正常HU-VEC可表达低水平的FcγRIIa;经2×105U/L TNF-α和1×105U/L IFN-γ联合刺激3d后,FcγRIIa的表达提高16倍(P<0.01)。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TNF-α和IFN-γ诱导的FcγRIIa表达于HUVEC表面。RT-PCR结果显示,FcγRIIamRNA表达量在TNF-α和IFN-γ刺激24h后有明显提高。结论:TNF-α和IFN-γ可通过调节FcγRIIa的转录和翻译,增强其在HUVEC上的表达。FcγRIIa的表达可能与血管炎条件下,免疫复合物在血管上的特异性定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的脱细胞血管支架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的脱细胞血管支架材料,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奠定基础。方法用含有脱氧胆酸钠、SDS、EDTA的低渗液和等渗液以及核酸酶对猪的胸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使用HE、Movat五色法、DAPI染色及电镜观察处理结果。以MTT法分析脱细胞溶液的细胞毒性,通过种植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分析支架的细胞相容性。结果上述方法使用的脱细胞溶液细胞毒性低;经该法处理后,血管的细胞成分完全去除,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糖蛋白等主要基质成分充分保留,组织结构完整,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可以在上面黏附生长,形成完整的细胞层。结论利用脱氧胆酸钠、SDS、EDTA和核酸酶联合消化的方法.可制备出基质成分充分保留、细胞相容性优良的脱细胞血管支架.适于构建组织工程血管。  相似文献   
3.
4.
新型三聚β肽对人肝癌细胞系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首先脱离原位,与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中的大分子蛋白成分黏附,并激活与基质蛋白溶解相关的蛋白水解酶类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从而细胞移动并穿过基底膜和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在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过程中,整合蛋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Liu等根据整合蛋白β亚基和部分α亚基的保守序列设计的抗黏附β肽能阻断肿瘤细胞与基质的相互作用,对高转移的人肝癌裸鼠模型LCID20肝癌切除术后肝内转移和肺转移也具有强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咖啡因促受照射肝癌细胞株MHCC97H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咖啡因促受照射MHCC97H细胞株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条件下细胞凋亡比例和周期分布,应用Western Blotting动态观察磷酸化CDC2 Tyr15的表达量,利用细胞克隆集落试验证明咖啡因的放疗增敏效果。结果MHCC97H细胞照射后48小时,0、8、16、24Gy组的凋亡率分别为5.7%、12.0%、19.4%、21.7%;咖啡因促进凋亡,2.5mmol/L咖啡因组的凋亡比例在照射16Gy48小时左右由对照组的19.4%升至32.3%,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凋亡比例逐渐增加。辐射引起细胞G2期阻滞,0、8、16、24Gy组的G2期比例分别为13.9%、25.6%、41.4%、51.6%,G2期阻滞的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而咖啡因可去除由辐射引起的G2期阻滞,2.5mmol/L咖啡因组的G2期细胞比例在照射12小时左右由对照组的37.6%降为29.6%。MHCC97H细胞照射后,G2期阻滞程度与磷酸化CDC2 Tyr15的表达量一致;咖啡因则抑制磷酸化CDC2Tyr15的表达量。细胞克隆集落试验显示,咖啡因可降低放射后MHCC97H细胞的存活分数,放疗增敏比(SER)为1.28。结论咖啡因通过增加CDC2Tyr15的脱磷酸化,去除由辐射引起的G2期阻滞,从而促进凋亡,达到放疗增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阿片受体的信号传导受到多种细胞内外因素的严格调控。β-arrestin作为一类重要的细胞浆信号负调节蛋白和支架蛋白在阿片类药物诱导的阿片受体内吞中起关键作用。我们的研究发现阿片受体存在受体磷酸化依赖和不依赖的两种受体内吞机制。β-arrestin2为受体磷酸化依赖的内吞所必需,而β-arrestin1主要参与磷酸化非依赖的阿片受体内吞过程。近期的研究发现,β-arrestin作为一类重要的脚手架蛋白,不仅可以通过其不同的亚型对阿片受体的内吞进行精确调控,还可以与特定的基因启动子结合,通过招募乙酰化酶增加局部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上调基因转录,从而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机制将阿片受体信号从细胞膜直接传递至细胞核。本文主要介绍这一方面研究的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由内皮前体细胞分化的内皮细胞与成熟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可以为组织工程血管的形成提供更接近天然的条件.实验拟进一步证明两种细胞联合培养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以及两种细胞的最适比例.方法:实验于2006-01/2007-05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新鲜脐带取自国际第一妇婴保健医院,产妇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及评估:从人脐动脉中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并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其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中的内皮前体细胞,经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和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其表型;无菌条件下制作Ⅰ型胶原凝胶,在其上以3:1~4:1的比例混匀联合培养内皮前体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并观察两种细胞联合培养时的形态,分析两种细胞最合适的种植比例;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在Ⅰ型胶原凝胶联合培养中CD31、vWF的表达以及内皮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①原代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呈典型"波峰谷"形态,荧光染色平滑肌肌动蛋白呈阳性.②脐血来源的内皮前体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后,呈现出"铺路石"样形态,表达CD31、vWF,结合荆豆凝集素,提示具备成熟内皮细胞特性.③在Ⅰ型胶原凝胶上两种细胞增殖力均旺盛,与平滑肌细胞以3:1~4:1的比例种植在I型胶原凝胶培养一段时间后,内皮前体细胞可从平滑肌细胞处得到支持,形成血管样网络结构.④共培养1周后,CD31与vWF阳性细胞即内皮前体细胞分化而来的内皮细胞互相连接,形成环形结构.结论:内皮前体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以3:1~4:1共培养的模式可以促进微血管样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内皮前体细胞(EPC)是一类能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EC)的干细胞,包括成血-血管干细胞和内皮干/祖细胞。由于内皮前体细胞在人体内骨髓、外周血、脐血中均可获得,自体来源无免疫排斥,参与出生后血管发生,能在体外扩增并进行基因修饰等特点,在组织工程、血管新生与疾病治疗中有广泛的用途,现就其来源、表面标志、出生后体内分布与获得、生理病理意义和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形态学方法,以简便快捷地观察生物支架材料体外内皮化的程度。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2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新鲜的猪心瓣膜经过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脱氧胆酸处理,获得去细胞生物支架。②采用消化法获得脐静脉内皮细胞。③将脐静脉内皮细胞(2×105/cm2)种植于支架上,静态培养10d。用0.5mg/L的4,6-联脒-2-苯基吲哚溶液对再内皮化支架进行直接的大体染色及染色后冰冻切片,同时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扫描电镜对支架的内皮化情况进行平行观察。结果:①猪心瓣膜的细胞成分完全脱去,胞外基质保存完好。②原代分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5d后融合成扁平单层,梭形或多角形,具有典型的铺路石样形态;CD31免疫荧光染色细胞表面呈现黄绿色荧光。③脐静脉内皮细胞种植10d后,支架经4,6-联脒-2-苯基吲哚大体染色显示内皮化程度达90%以上,观察结果与电镜观察相同;冰冻切片观察显示支架表面有一融合的内皮细胞单层,与免疫荧光染色及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相吻合。结论:4,6-联脒-2-苯基吲哚大体染色法可直接观察生物支架再内皮化程度,简便、准确直观,是体外构建组织的一种有效的形态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瓣膜的可行性,评价其抗血栓功能。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4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人骨髓来源为中山医院胸外科手术摘除的一段肋骨(患者知情同意);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进行血小板黏附观察;新鲜猪心瓣膜取自上海复新屠宰场。②利用胰酶-乙二胺四乙酸、核酸酶处理猪心瓣膜制备脱细胞支架。将摘除的一段肋骨无菌条件下用含肝素的磷酸盐缓冲液充分冲洗骨髓腔,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体外诱导分化。⑧经体外诱导成的内皮细胞后,种植于瓣膜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瓣膜。体外培养1周后,取组织工程瓣膜及未种细胞的空支架做血小板黏附试验。以CD31、vWF对细胞进行鉴定,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及扫描电镜对组织工程瓣膜进行评价。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内皮细胞及其性质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内皮细胞后,CD31及vWF染色由阴性转为阳性,呈现出“铺路石”样形态。瞧糯膜组织形态观察结果:猪心瓣膜的细胞成分完全去除,胞外基质保存良好,组织工程瓣膜表面形成一连续的内皮细胞单层。⑧血小板黏附情况:扫描电镜显示空支架表面有大量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而组织工程瓣膜表面无此现象,显示了良好的抗血栓性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叮以用来构建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性能组织工程瓣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