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三七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药,不但能止血生血,还能散血、定痛,用于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定,长期应用效果更著. 临床治疗冠心病,西药常用硝酸甘油、心痛定、消心痛、心得安等,用后有时确能达到“立竿见影”之效,但往往同时伴有头晕、头痛、体位性低血压,眼内压升高等不良症状,使许多患者难以耐受。为了更满意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可加服三七或单用三七治心绞  相似文献   
2.
潘红卫  曾骏文 《广东医学》2006,27(10):1448-1450
目的研究在形觉剥夺过程中巩膜内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的动态改变,以了解TGF—β在近视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眼睑缝合的方法诱导小鼠近视眼模型,观察小鼠眼球眼轴长度和屈光度的改变,并在近视发展的不同时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巩膜内TGF的表达。结果TGF-β1和TGF-β2在正常巩膜组织中有表达,在形觉剥夺早期即出现在巩膜内的表达均出现显著的下降。结论TGF-β的两个亚型在型觉剥夺性近视发展过程中在巩膜内的表达出现下调,可能是引起近视化巩膜改变的细胞因子。TGF-β可能在维持巩膜正常形态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潘红卫  陈建苏 《眼科研究》2008,26(5):397-400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疗法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圆锥角膜的新方法,通过诱导角膜基质内纤维相互交联而提高角膜强度,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介绍这一新疗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临床应用现状,并阐述关于该疗法的实验室研究成果,包括具体的治疗效应例如生物力学效应、热力学效应、超微结构改变等,以及对角膜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和晶状体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天花粉蛋白是从植物瓜萎根块(RadixTrichosanthes)中提得的蛋白质,由赖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等224个氨基酸组成。天花粉蛋白是一种有效的中止中期妊娠的药物,临床上曾用来治疗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简称绒癌)病人,取得一定效果。体外实验发现天花粉蛋白对人的羊膜细胞及各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细针抽吸活检技术,对肺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帮助,它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创伤比较小,可以直接拿到病变组织,在病理科的协助下,可以对肺部肿块进行定性诊断,能极大地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因而很得临床医生的青睐,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但它的诊断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操作方法和熟练程度不同差异比较大,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和肺出血。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参考国内外同行的经验,结合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并且进行了以下改良:术前充分准备、选择最佳进针点和进针方向、用细针穿刺和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手术时间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角膜3层(上皮层+Bowman's膜、基质层、内皮层+Descemet's膜)膜中,按等量计算,基质层的免疫原性是最低的.应用脱细胞的异种角膜基质移植后,神经和基质细胞可以再生,术后未见排斥反应,植片获得透明.因此,异种角膜基质有望成为板层角膜移植的供体和组织工程角膜的载体.现就异种角膜基质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巩膜成纤维细胞和胶原合成参与巩膜重塑和近视发生中的巩膜变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5/10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基础医学院完成。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试验测定细胞DNA合成,采用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胶原合成,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巩膜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巩膜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①除0.1μg/L组外,转化生长因子β1各浓度组均能明显促进巩膜成纤维细胞3H-胸腺嘧啶摄入(P<0.05),呈一定范围内的剂量依赖性,浓度为100μg/L时达到最大效应。除0.1μg/L浓度组外,其他各组均能明显促进巩膜成纤维细胞3H-脯氨酸摄入(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在浓度为100μg/L时达到最大效应。②电镜下显示巩膜成纤维细胞核仁明显、边移,内质网增多、轻度扩张。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体外培养的巩膜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和胶原合成,当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下调时可使巩膜成纤维细胞成分减少胶原含量下降,形成了巩膜变薄的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