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患者男,13岁.因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大便失禁近12a,于2001年6月9日入我院就诊.患者于出生后6个月因先天性巨结肠在省内一家儿童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术后遗有大便失禁.12a来。患者在多家医院就诊,但病情未见好转,故求诊我院.入院时情况:患者神志清楚,精神营养较差,心肺功能检查正常,左耻区可见一长约15cm的手术瘢痕。膀胱截石位,肛门12点位置有一长约5cm的手术瘢痕。  相似文献   
2.
两种手术方法在阴茎延长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在施行阴茎延长术时,耻骨上创面的覆盖常用耻骨上M形皮瓣皮肤延伸法和阴囊基部反向三角形皮瓣法。这两种方法所造成的局部创伤都比较小,但是在考虑到其适应症和远期效果时,针对不同的病例应该区别选择不同的术式。自1996年以来,我们以耻骨上M皮瓣皮肤延伸法和阴囊基部反向三角形皮瓣法为15例患者进行了阴茎延长术,现将应用两种方法进行阴茎延长术的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头颅CT引导定位下早期行软通道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CT检查确诊后,早期在头颅CT引导定位,局麻下行软通道锥颅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给予尿激酶2万U加生理盐水5m1分次注入血肿腔溶解血肿并持续引流。结果术后生存91例(82.7%),出院时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标准:Ⅰ级16例,Ⅱ级24例,Ⅲ级35例,Ⅳ级12例,Ⅴ级4例。Ⅰ级、Ⅱ级、Ⅲ级为恢复优良,恢复优良率为68.18%(75/91)。死亡19例,病死率为17.3%。结论早期微创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有效、简便、可靠、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兔耳慢性缺血性溃疡愈合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的表达变化,了解增殖与凋亡活动对慢性缺血性创面愈合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0在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日本纯种大耳白兔23只,对照组2只,为无缺血兔耳正常皮肤;实验组21只,建立慢性缺血性兔耳溃疡模型。采用兔耳慢性缺血性溃疡模型,设立伤后1,4,7,11,15,22和26d组,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创面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蛋白的表达规律和分布特征。 结果:实验兔23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创面愈合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蛋白的表达增高,并具有一定的时相性。②正常兔耳皮肤组织中有少量的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蛋白的表达。③伤后15d,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蛋白的表达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主要分布在成纤维细胞的胞浆和胞核。 结论:创面慢性缺血性溃疡愈合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蛋白的表达升高,其表达具有时相特征性和特定的表达部位,三者表达的时相提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参与调控慢性缺血性溃疡愈合过程,细胞增殖活动与细胞凋亡的规律基本一致。适量调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的表达水平,可能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兔耳慢性缺血性溃疡愈合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的表达变化,了解增殖与凋亡活动对慢性缺血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0在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日本纯种大耳白兔23只,对照组2只,为无缺血兔耳正常皮肤;实验组21只,建立慢性缺血性兔耳溃疡模型。采用兔耳慢性缺血性溃疡模型,设立伤后1,4,7,11,15,22和26d组,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创面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蛋白的表达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实验兔23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创面愈合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蛋白的表达增高,并具有一定的时相性。②正常兔耳皮肤组织中有少量的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蛋白的表达。③伤后15d,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蛋白的表达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主要分布在成纤维细胞的胞浆和胞核。结论:创面慢性缺血性溃疡愈合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蛋白的表达升高,其表达具有时相特征性和特定的表达部位,三者表达的时相提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参与调控慢性缺血性溃疡愈合过程,细胞增殖活动与细胞凋亡的规律基本一致。适量调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的表达水平,可能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医用即溶止血纱布在整形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3年7~10月对“德纳泰”医用即溶止血纱布的止血效果、性能及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验证,现将验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头颅CT引导定位下早期行软通道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CT检查确诊后,早期在头颅CT引导定位,局麻下行软通道锥颅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给予尿激酶2万U加生理盐水5 ml分次注入血肿腔溶解血肿并持续引流。结果术后生存91例(82.7%),出院时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标准:Ⅰ级16例,Ⅱ级24例,Ⅲ级35例,Ⅳ级l2例,Ⅴ级4例。Ⅰ级、Ⅱ级、Ⅲ级为恢复优良,恢复优良率为68.18%(75/91)。死亡19例,病死率为17.3%。结论早期微创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有效、简便、可靠、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衍生物(rhEGF)对兔耳慢性缺血性创面愈合的影响;观察兔耳慢性缺血性创面愈合过程和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调控及rhEGF对此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缺血性兔耳溃疡模型和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实验组C组和对照组D组共5组,其中A组和B组建立在慢性缺血性兔耳溃疡模型基础上,C组和D组建立在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墓础上·在建立模型后不同时间点切取A组和B组溃疡组织标本,C组和D组瘢痕组织标本·所有标本均行HE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