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2000年5月-2011年5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53例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结果 41例患者经一般处理后治愈,9例经急诊电切镜下止血好转,3例行开放手术止血治疗,效果满意,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全面的术前分析、准确的术中及术后处理是减少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小儿肋缘下横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积水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采用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予肋缘下横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探讨该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儿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11±2.17)ml,手术时间约为(80.25±16.77)min,术后住院(15.26±3.23)d;经治疗,本病患儿经治疗均未出现吻合狭窄以及尿路感染并发症;术后7d,1(2.50%)例患儿出现肾盂和尿路感染症状;细菌培养试验中出现生长的肺炎克霉白杆菌,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得到痊愈;所有患儿的肾脏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其中肾盂程度均呈现不同范围的缩小,肾实质未出现变化或者略增厚。结论: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行肋缘下横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积水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赖广平  陈勇  潘文博  梁聪  龙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22-3423,3425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治疗体外碎石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10年2月某院行体外碎石治疗失败后23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其中143例采用MPCNL进行治疗;94例采用URL治疗后,32例接受辅助的ESWL治疗。结果 MPCNL组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95.8%(137/143),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143/143)。URL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32.7%(31/94),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为90.5%(85/94),均显著低于MPCNL组(P=0.0006)。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治疗效果稍差,可以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鹿角形肾结石(SRC)位于肾盂,是其分支进入肾盏的特殊类型的肾结石,其在临床上属于复杂性结石,具有取石困难,术中取石操作技巧高,一次性取净结石率低,取石后易复发等特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基层医院常用的鹿角形取石方法,由于鹿角形结石的复杂性,在应用PCNL手术时单通道取石效果往往不佳,且不能满足取石要求,而多通道取石是在单通道基础上根据结石情况建立23个,甚至更多通道的取石方式。本文就近年内关于多通道PCNL手术治疗鹿角形结石的相关应用现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是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毛细血管无菌性炎症,血管基底膜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导致相应靶器官损害。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疗效不够理想。我们采用激素加山莨菪碱(654-Ⅱ)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和方法11病例38例过敏性紫癜为我院门诊、住院病人,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3.5~48岁,平均18.5岁。临床表现:38例均有皮肤紫癜,伴有关节肿痛9例,伴腹痛11例,伴血管神经性水肿6例,伴肾损害18例。肾损害表现为:尿蛋白( ~ )18例,镜下血尿6例,血尿…  相似文献   
6.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2月至2004年7月,我院采用Anderson 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患者6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致肾积水患者62例,男49例,女13例,男女比例3·76∶1。年龄6个月至37岁,平均13·8岁,其中儿童49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腔镜下与开放手术行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的特点.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本院住院且行腔镜下、开放手术行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的病例分别36例、52例的患者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腔镜下行会师术治疗组的手术平均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手术失血剂量均、术后性功能受影响的几率比开放手术行会师术治疗组要少,(P<0.05);手术成功率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下较开放手术行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具有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医疗费用低、副作用小的优点,值得在I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窥镜在治疗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骑跨伤和骨盆骨折导致的急性尿道闭合性损伤患者32例行内窥镜下尿道会师术。【结果】尿道球部损伤患者17例成功.1例失败;后尿道损伤10例成功.4例失败,随访0.5~2年.27例均治愈。【结论】采用内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闭合性损伤疗效好、损伤小、安全性高.可作为尿道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上段结石4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至2005年7月,我院采用开放手术、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39例,现将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9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无左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其cfPWV,并依据cfPWV值分成3组,采用荧光免疫法定量测定其血清BNP水平。结果:各组患者在年龄、TC、空腹血糖、LDL、HDL、血肌酐、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和体质指数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血清BNP水平随cfPWV增加而增加(P<0.01),BNP水平与cfPWV呈正相关(r=0.694,P=0.026);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与舒张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随cfPWV、BNP水平的增加而降低(P<0.01),E/A值与cfPWV呈负相关(r=-0.837,P=0.041)。结论:在尚未出现左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BNP可作为患者动脉硬化水平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