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范围主动脉夹层(AD)3.0 T两段式双期3D CEMRA的扫描技术特点与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 14例大范围AD患者行循环时间(TT)测试和3D FLASH-turbo MRA序列3D CEMRA连续2期扫描。比较真、假腔在TT、峰值信号(SPE)和3D CEMRA信号方面的差异;观测AD双腔的双期显影、内膜破口及腹主动脉分支与双腔的关系,结果与主动脉DSA对照。结果 AD真、假腔TT分别为(13.4±4.8)s、(17.5±4.7)s(P0.01);峰值信号分别为108.7±28.4、83.5±39.3(P0.05)。真、假腔双期3D CEMRA信号分别为第一期:391.4±83.7、142.9±77.2(P0.01);第二期:225.0±66.1、231.6±80.0(P0.50)。双期3D CEMRA上AD双腔呈特征性动态显现:第一期,真腔全程显影,假腔节段性显影;第二期,真腔信号减退,假腔全程显影。检出内膜破口23个,数量、位置与DSA一致;8个呈血流喷射征。5条左肾动脉、3条右肾动脉和1条腹腔动脉干开口于假腔。结论基于AD双腔血流动力学差异的TT测试和双期扫描,是大范围AD 3.0 T两段式双期3D CEMRA的技术要点,该方法可满足大范围AD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动态增强MRA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7月到2014年3月期间行乳腺常规MRI及动态增强MRA检查的51例乳腺病变患者,扫描序列有T1WI、T2WI-STIR及dyn-THRIVE动态增强,动态扫描时间间隔46 s。连续扫描12个时相,获取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及静脉期3期图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4例共16个病灶。观察乳腺的动态增强MRA特点及动态增强MRA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静脉期乳腺癌与邻近正常乳腺实质或健侧乳腺实质的信号比值差异。结果乳腺癌动态增强MRA特点:瘤体动态显现,自动脉早期信号明显增强,周围有多支或粗大供血血管,动脉晚期可见增粗回流静脉。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静脉期乳腺癌与邻近正常乳腺实质或健侧乳腺实质的信号比值分别约1.56±0.32、1.48±0.35、1.45±0.30。结论结合动态增强MRA的恶性新生肿瘤血管、瘤体染色特点,有助于诊断乳腺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骶椎神经鞘瘤的侵犯特点与MRI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观察26例骶椎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根据生长部位、侵犯范围及有无囊变、"足突边缘"征,进行分型、分组测量瘤体最大径。比较型间及组间瘤体最大径的差异。对照分析瘤实质T2WI信号、强化效应及HE染色组织学表现。结果 1型4例,2型5例,3型10例,4型7例。骶前软组织肿块出现率高于骶板后(χ2=13.066,P=0.011)。骶椎中线与中线旁骨质破坏各5例、14例。第3型瘤体最大径大于其他型(t=2.655,P=0.014)。8例巨大侵袭性骶椎神经鞘瘤(giant invasive sacral Schwannoma,GTSS)瘤体最大径超过18例非GISS(t=3.027,P=0.006)。"足突边缘"征阳性12例与阴性14例间瘤体最大径差异无显著性(t=1.896,P=0.07)。囊变组12例的瘤体最大径、病程均长于非囊变组14例(t=2.928,P=0.007;t=-2.187,P=0.039)。Ⅰ区呈T2WI稍高信号、明显强化,对应Atoni A区;Ⅱ区呈T2WI高信号、无强化或轻微强化,对应Atoni B区。结论骶椎神经鞘瘤具有偏心性破坏和骶前侵犯特性。T2WI上稍高信号与高信号及其差异性强化是该瘤的MRI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T1ρ-MRI技术定量评价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PLIF)与棘突间动态固定术(wallis)对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分析退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L4/5退变性失稳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PLIF组和Wallis组,分别为22例和20例。通过T1ρ-MRI技术以及拍摄X线片,测量固定节段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髓核T1ρ值、椎间盘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变化,并通过JOA评分及腰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效果。终末评估时间设为术后24个月。【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Wallis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两组ODI、JOA评分改善率以及L3/4节段影像学退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两组L3/4椎间盘T1ρ值末次随访均存在下降趋势,且PLIF变化值明显大于Wall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PLIF术式相比,棘突间动态固定(Wallis)具有出血少、用时短等优点,且可显著延缓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髓核中PG退变趋势,但两者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恶性肝肿瘤钆贝葡胺MR增强延迟扫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恶性肿瘤在Gd-BOPTA增强MR延迟像上的表现,为Gd-BOPTA增强MR对肝肿瘤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Gd-BOPTA增强扫描的肝脏恶性肿瘤病灶29例,图片分为MR平扫、Gd-BOPTA延迟增强扫描两组,对比分析病灶数目、边界、信号强度以及延迟像胆道系统强化情况。结果延迟像中所有病灶边缘均清晰、锐利。病灶可出现强化但信号均低于肝脏。延迟像肝外胆道及肝内胆管一级分支可见明显强化。结论Gd-BOPTA延迟扫描中,肝脏恶性肿瘤边界清晰,信号强度低于肝脏,此特征可作为Gd-BOPTA增强MR诊断肝脏肿瘤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相位值的改变,探讨SWI相位值在脑型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5 T MR系统对30例脑型HLD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SWI序列扫描。使用SPIN软件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红核、黑质、丘脑、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的相位值,分析脑型HLD患者脑灰质核团相位值变化特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型HLD组患者红核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044.12±26.96,正常组:2 075.18±31.53,t=3.291,P=0.005),黑质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1 826.79±83.21,正常组:1913.22±30.76,t=4.509,P=0.004),丘脑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 047.13±9.32,正常组:2 082.32±21.82,t=1.132,P=0.287),苍白球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 054.30±74.68,正常组:2 105.42±15.81,t=1.139,P=0.263),壳核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 023.70±24.16,正常组:2 072.42±5.35,t=2.981,P=0.009),尾状核头相位值升高(HLD组:相位值为2 175.50±86.47,正常组:2 119.8±10.15,t=-1.943,P=0.069)。结论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红核、黑质、壳核相位值降低。SWI相位值有助于评价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内铜的异常沉积。  相似文献   
7.
徐萍  黎规典  潘希敏 《临床医学工程》2013,(11):1325-1326,1329
目的 总结分析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的DWI图像、ADC值特点.方法 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对39例肝血管瘤患者行DWI(b=0、400、800 s/mm2)并分析DWI图像特点;拟合出ADC图,选取感兴趣区(ROI),测出ADC值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HCH于各b值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其ADC值为(b值差800 s/mm2) (2.49±0.43)×10-3mm2/s,高于正常肝组织,并随b值增加其ADC值下降.ROC曲线图示当ADC值≥1.26×10-3 mm2/s时,诊断HCH的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86.0%(b值差为800 s/mm2).结论 HCH的DWI及ADC值具有一定特征性,高于正常肝组织.  相似文献   
8.
潘希敏  魏富鑫  黎规典 《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0):1185-1186,1189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子宫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及30例子宫颈癌患者进行病灶ADC值的测量,并与20例正常志愿者子宫内膜、子宫颈ADC值进行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组ADC值为(0.73±0.11)×10-3mm2/s,低于对照组的(1.09±0.19)×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11.5,P=0.004);子宫颈癌组ADC值为(0.71±0.15)×10-3mm2/s,低于对照组的(1.22±0.21)×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17.3,P=0.001)。结论子宫恶性肿瘤ADC值低于正常子宫组织,ADC值有助于区分子宫恶性肿瘤与正常子宫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磁共振三维超短回波时间(ultrashort echo time, UTE)多回波脉冲序列T2*mapping定量评价腰椎软骨终板。材料与方法对21名青年志愿者进行MR UTE多回波脉冲序列扫描,将图像质量按由劣至优顺序分为Ⅰ、Ⅱ、Ⅲ级。在T2*mapping伪彩图上测量L1~L5椎体10个上、下软骨终板的T2*值。结果21例腰椎210个软骨终板图像质量均为Ⅲ级。腰椎上、下软骨终板T2*值平均值分别为(19.76±8.41) ms和(30.17±17.25) 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 P〈0.01)。结论磁共振三维超短TE多回波脉冲序列可用于腰椎软骨终板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的放射学表现特征,着重探讨 MRI 中4D CE-MRA 及 DWI 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SPB 患者的临床及放射学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重点分析4D CE-MRA、DWI 的特征。结果:7例在 X 线片或 CT 上均呈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无骨膜反应,5例骨皮质明显变薄并部分中断,2例骨皮质变薄但仍连续。MRI 所有病例均未见瘤周骨髓水肿,均可见软组织肿块,T1 WI 5例略高信号、2例等信号,T2 WI均以稍高信号为主,夹杂少许灶性高、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4D CE-MRA 见肿瘤供血动脉显影及肿瘤染色,自动脉早期到静脉期瘤体染色信号逐渐增强;高 b 值 DWI 上病变呈高信号,ADC 图上呈灰黑色较低信号,ADC 均值(0.856±0.059)×10-3 mm2/s,肿块的 ADC 值低于正常肌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值为39.55,P <0.001)。结论:X 线、CT 和常规 MRI 反映 SPB 的恶性特性有限度,4D CE-MRA、DWI 表现提示其恶性特征,对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