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猴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变化的影像学与肌电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12只成年雌性恒河猴分为3组,每组4只。各组经口内随机行一侧下颌角截骨术,做自身前后对照。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时以CT和肌电仪动态检测术侧咬肌的厚度、横截面积和肌电电压峰值。结果:术后咬肌厚度、横截面积和肌电峰值均减小,这些变化在术后3个月最为明显,术后6个月开始恢复,但在术后12个月时仍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下颌角截除术使咬肌的形态与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萎缩与减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恢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内外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下颌角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下颌角、下颌骨升支骨折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先做口内切口,暴露并复位骨折,再在骨折线对应的口外颊部皮肤处做0.3 cm切口,将穿颊器经皮肤切口穿通至骨面,经穿颊器行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颌下入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结果观察组术后开口度正常,咬关系良好,无颌关节疼痛与弹响症状,无面神经损伤及涎瘘,面颈皮肤无明显手术瘢痕。对照组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6例,下颌下区均可见明显瘢痕。结论口内外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下颌骨角区骨折疗效优于传统的下颌下切口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锥形束CT( CBCT)在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成年髁突骨折患者30例(33侧),30例患者均行CBCT检查,通过CBCT影像评估髁突骨折类型及骨折移位情况,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治疗后7天、4周、3个月的追踪随访并评估临床效果。结果在30例患者中,根据CBCT影像诊断及分型,14例(15侧)有手术适应证,其中12例(12侧)选择了手术治疗,术中情况与术前评估基本一致,2例(3侧)放弃手术治疗;16例(18侧)非手术适应证,均选择了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均在治疗后7天、4周、3个月进行随访并观察治疗效果。结论 CBCT在髁突骨折的诊治中简便可靠,对髁突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选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前言内经是祖国医学中一部辉煌彪炳的巨著,它的本身是由素问和灵枢合并起来的,共计162篇,约20余万字,学说的性质是以古代朴紫的唯物辨证法为基础,内容有预防、揖生、阴阳、五行、四时、六气、经络、钋灸、诊断、治疗,以及一切医学上应用的方法和原则,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历代各家学说,任何医学著作,都未能越出内经的范围,它在我国医学史上,一直起着领导和指导的作用,它告诉我们,我们伟大的祖先,在数千年以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 ,63岁 ,因“左颊部无痛性包块 5年”入院。 5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左颊部一无痛性包块、缓慢增大、不影响进食及语言。入院前 2月于外院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疑为涎腺混合瘤 ,B超提示左颊部实性不均质包块。体查 :包块位于左颊部近上颌结节处 ,约 3× 3× 2 cm3大小 ,椭圆形、质中、边界欠清、无压痛、表面略呈结节状。张口度约 3cm,张口型稍偏左。入院诊断主要考虑左颊部混合瘤或纤维瘤。入院后左左腮腺造影未见异常 ,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找到可疑癌细胞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口内颊部切口切取活检术 ,病理诊断为化学感受器瘤。全…  相似文献   
6.
<正>牙源性纤维瘤是一类来源于牙源性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临床上极为少见,组织病理上牙源性纤维瘤由大量的胶原纤维构成,牙源性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岛和上皮条索分布其间,组织内可能含有类似于发育异常的牙本质、发育不良的牙骨质及骨样物质所构成的钙化物。中心性牙源性纤维瘤是一种发生于颌骨中心性的良性肿瘤,我科曾收治1例发生于下颌骨的中心性牙源性纤维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钟阳  满城  郑德鑫  罗祥友  蒋练 《重庆医学》2021,50(17):3056-3058
创伤性骨化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traumatica, MOT)是一种少见的非肿瘤性疾病,多由创伤导致肌肉或软组织内出现异位成骨[1].颌面部 MOT 多表现为严重的功能障碍,如张口受限、肌肉麻木、疼痛等.国内近 20 年来仅报道 1 例累及咀嚼肌的MOT[2],目前尚无累及多个咀嚼肌的病例报道.本文总结 1 例同时累及左侧翼内肌、翼外肌 MOT 诊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一种关节的慢性、退行性病变,可引起颞下颌关节的剧烈疼痛和功能障碍.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进行性软骨退化、软骨下骨重塑和滑膜组织的慢性炎症.目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确切发病机制和过程尚不清楚,但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本文对近年来颞下颌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初步分析植骨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资料,其中吻合血管的髂骨瓣4例,游离髂骨1例,游离肋骨10例。结果 13例成功,2例失败。结论 吻合血管的髂骨瓣修复下颌骨体部缺损效果较好,但技术要求较高。游离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也较适用,手术操作简单,但术中注意严密关闭口腔,植骨床应有一定的组织厚度包埋,并不留死腔是植骨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草药是个宝     
草药是个宝,遍地皆可找;.治病少花钱,身强干劲高。挥锨学大寨,舞笔私四妖,人人学雷锋,处处红旗飘。草药是个宝@徐满城!确山县古城公社窑后大队赤脚医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