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IL-1β、IL-10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1β、IL-10水平。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浆IL-1β、IL-10水平均明显高(P〈0.01)。慢性肾功能衰竭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浆IL-1B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升高(P〈0.01)。结论IL-1β、IL-10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淀粉样变性病史一种全身疾病,累及肾脏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患者临床多为高凝倾向,但少数表现为出血倾向。本文通过对肾淀粉样变患者实验室检查的检测,探讨了肾淀粉样变出血改变可能的机制。方法对4例经肾穿刺确诊为淀粉样变伴有出血的患者检测检测血常规,血生化、24小时尿蛋白定量、优球蛋白溶解实验(ELT)、血凝常规、3P、纤溶酶原抗原(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t-PA:Ag),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u-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含量(PAI-1:Ag),(PAI-2:Ag),a2抗纤溶酶(a2-A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D-二聚体(D-D),并进行治疗。结果4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结论肾脏淀粉样变可以引起患者纤溶功能紊乱,导致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临床表现为多种出血。需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可引起全身多系统的病变,周嗣神经病变是尿毒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尿毒症患者约有65%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周围神经病变[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狼疮肾炎患者外周循环miRNA表达变化及其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为狼疮肾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于该院诊治的50例狼疮肾炎患者,同时另选同期于该院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在100例研究对象中随机选取15例患者做循环miRNA的表达谱检测筛选(检测组),85例患者做循环miRNA的表达谱验证筛选(验证组),同时应用循环miR-130b-3p为验证对象,观察与比较狼疮肾炎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总RNA水平及检测组中两组患者的血清miRNA水平、验证组中miR-130b-3p的水平,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在验证组中,与对照组相比较(3.7±1.6)ng/μL,狼疮肾炎组患者的循环血清中miR-130b-3p的表达水平(9.8±1.4)ng/μL显著上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组中,与对照组相比较(28.6±2.4)ng/μL,狼疮肾炎组患者循环表达的miRNA水平(46.8±5.6)ng/μL明显上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狼疮肾炎患者循环miRNA表达水平可能随着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而出现表达下调,其循环miR-130b-3p的表达与肾脏功能、血脂水平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这在狼疮肾炎的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袁东  滕舰  孙芳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8,24(11):858-858
肾淀粉样变患者多为高凝倾向,血栓形成多见.但肾淀粉样变患者也因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表现为出血.我们观察了4例肾脏淀粉样变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纤溶功能的改变,诊断为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抢救以肾衰为主的MOFE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organfailureintheelderly ,MOFE)病情凶险 ,特别是有肾功能衰竭者临床救治困难 ,预后差。我院自 1997~ 2 0 0 1年应用腹膜透析抢救以肾衰为主的MOFE 16例 ,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全部符合文献的诊断标准[1,2 ] 。男 9例 ,女 7例。年龄61~ 82岁 ,平均 68 9岁。衰竭器官发生率 :肾 10 0 %、心 69%、肺 44 %、脑 3 8%、胃肠 44 %、肝脏 2 8%、血液 14 % ,其中 5 6%原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代偿期或氮质血症期。衰竭器官数目 2个 5例、3…  相似文献   
7.
滕舰  刘立秋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2967-2969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肾间质血管病变病理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狼疮性肾炎病人115例,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均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活检术,所有患者的光镜切片均行HE、PAS、PASM、Masson三色染色,光镜下观察血管病变特点;采用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直接法染色,观察IgG、IgA、IgM、C3、C4、C1q在肾小球、间质、血管的沉积情况。结果:依据光镜结果及免疫病理,将血管病变分为5种类型:1、血管免疫复合物沉积型(VICD);2、非炎症性坏死(NNV);3、栓塞性微血管病变(TMA);4、真性血管炎(TRV);5.硬化性血管病变(SVC)。各型光镜病理特点、免疫荧光及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结论:LN肾血管病变各型除形态学改变不同,其发病机制也存在差异,VICD和NNV均认为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或原位形成有关,而内皮细胞损伤是TMA发生的基础。血管病变的类型不同常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并影响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硝苯吡啶控释片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肾衰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肾功能、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49例慢性肾衰高血压[血肌酐(Scr)>265μ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31)用硝苯吡啶控释片30~60mg/d+卡维地洛20~40mg/d;B组(n=18)硝苯吡啶控释片30~60mg/d,两组均连用8周。治疗前后测血压(BP)、血液尿素氮(BUN)、Scr、24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内皮素-1(ET-1)。结果:两组患者均可有效降低血压,A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01),24h尿蛋白下降(P<0.01)、Scr下降(P<0.05),ET-1下降(P<0.01)。结论:硝苯吡啶控释片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肾衰高血压可显著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安全,病人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中药肾衰宁灌肠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应用中药灌肠法治疗早、中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与传统的保守疗法相比较,来探讨肾衰宁的疗效。方法:二组患者均按常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及水化疗法,其中治疗组外加肾衰宁20m1,每日2次灌肠,疗程14天,复查肾功能以作对比。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血肌酐、尿素氮的下降均较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讨论: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的治疗主要为透析及移植。而早、中期的治疗则主要为低蛋白饮食、水化疗法、肠道透析等。本文用中药肾衰宁灌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硝苯吡啶控释片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肾衰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肾功能、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49例慢性肾衰高血压[血肌酐(Scr)>265μ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31)用硝苯吡啶控释片30~60mg/d+卡维地洛20~40mg/d;B组(n=18)硝苯吡啶控释片30~60mg/d,两组均连用8周。治疗前后测血压(BP)、血液尿素氮(BuN)、Scr、24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内皮素-1(ET-1)。结果两组患者均可有效降低血压,A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01),24h尿蛋白下降(P<0.01)、Scr下降(P<0.05),ET-1下降(P<0.01)。结论硝苯吡啶控释片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肾衰高血压可显著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安全,病人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