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腰肌劳损是以腰部疼痛为主症的慢性疾患,又称腰背部肌肉损伤综合征、腰背部纤维组织炎。对腰肌劳损患者采用电针、刺血拔罐及在此基础上口服布洛芬(商品名:芬必得)片加维生素B1治疗进行疗效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2.
小针刀、推拿并用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小针刀,推拿并用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以探讨髌骨软化症的新的治疗方案。方法:以针刀,推拿并用治疗髌骨软化症66例共90个患髌,并与单纯针刀组,单纯推拿组进行对照。结果:三组疗效有显性差异(χ^2=31.267,P<0.005),针刀推拿并用组的疗效显地高于单纯针刀组和单纯推拿组,分割χ^2=35.16,P<0.005。结论:小针刀及推拿并用疗法优于单纯针刀或推拿,是目前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小针刀配合推拿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骨软骨软化症又称髌骨软骨病或髌骨劳损 ,其主要原因是髌骨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和劳损〔1〕。属临床难治病症之一。以往多采用手法推拿治疗为主 ,但效果尚欠理想。笔者 1 997年 1月~ 1 999年 2月采用以小针刀配合手法推拿治疗此症 60例 ,并与单纯手法推拿治疗的 50例作对照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病例 ,均具有髌骨软骨软化症典型症状和体征〔2〕。将就诊病例分为小针刀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的治疗组和单用手法推拿治疗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60例 ,男 2 0例 ,女 4 0例 ;年龄最小 4 1岁 ,最大 75岁 ,平均 58岁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对中风偏瘫痉挛的发生及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分为观察组(针刺督脉穴、夹脊穴)、针刺组(常规针刺)及康复组(单纯康复训练),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命门穴及C1-7、T1-3、Ll-5、S1夹脊穴(双侧);针刺组针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穴;康复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改良的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P0.01),在缓解肌痉挛方面,观察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康复组(P0.01)。结论早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干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比常规针刺和单纯康复治疗疗效显著提高,同时更明显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针刀与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针刀组43例,电针组43例。对不同组别2个疗程后的疗效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疗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进行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比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针刺加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刺加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分别对治疗前后基底动脉、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SV)、舒张期末血流速(DV)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3%。治疗前后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检查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性差异。说明针刺加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是肯定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滕春光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140-141
目的:观察针刀推拿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的症状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刀推拿和药物治疗,以患者的症状和稚-基底动脉血流变化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67.50%,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以及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组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治疗组对症状的改善程度更好(P〈0.01);治疗组在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推拿并用较静滴山莨菪碱和口服西比灵能更好地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症状,并能更好地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辨经取穴对电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辨经取穴对电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增效作用;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治疗,观察组在电针颈夹脊穴基础上加辨经取穴治疗,每1天1次,15次为一疗程,以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60例和5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有效率为91.37%,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愈病例的治疗次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经取穴针刺对电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春光 《医药世界》2006,(9):200-200
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76例,同时设立西药组52例作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中治愈66例,占86.84%;有效7例,占10.44%;无效3例,占4.47%。总有效率96.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伏天壮医药线点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过敏性鼻炎患者95例,随机分为3组,以背腰部穴为主,在三伏天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30例,背腰部穴针刺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针刺组、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3.33%、57.14%、26.67%,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1、C3含量有明显改变(P〈0.01、P〈0.05),治疗组、针刺组的痊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别,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伏天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疗效,能改变机体C1、C3的含量,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