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为儿科危重症,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现对本院1995~2002年收治的47例患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的5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在患儿出现喂养不耐受后立即停止经口喂养,并以静脉高营养的形式以保证水份和营养物质的摄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保留灌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动态观察其血清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四君子汤保留灌肠治疗后,患儿在症状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以及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时间均有所缩短[(3.78±0.42)d vs(5.12±1.42)d;(7.63±1.22)d vs(9.35±1.87)d;(10.16±1.38)d vs(11.50±1.66)d](均P〈0.01)。同时血清一氧化氮更快地趋于正常,治疗后96 h,治疗组患儿血清NO明显低于对照组[(78.41±10.63)μmol/L vs(94.23±11.08)μmol/L](P〈0.01)。结论:在窒息后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中,通过四君子汤保留灌肠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调整胃肠道激素分泌水平,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2010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精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从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肿瘤科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癌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将开展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4.
病例:患儿,男,1d,因生后呻吟、气促1d入院。G1P1,孕40 3w,自然分娩,产程顺利,无窒息史,生后即呻吟、气促伴鼾音,进奶少,呛奶,阵发性呼吸困难为吸气性,仰卧位时加重。母孕期无用药及疾病史,无放射线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148次/m in,呼吸60次/m in,体重3100g,呼吸促,  相似文献   
5.
王莉莉  黄军华  刘俊峰  温秋玉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5):25-26,29,F0003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8月于我院产科住院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同时选取12例正常妊娠的同期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分离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以获得内皮祖细胞,并对其增殖、黏附、迁移能力进行检测。结果各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培养下均能够获得内皮祖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内皮祖细胞增殖、黏附、迁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与循环内皮祖细胞功能的下调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对肠道菌群及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及26例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生后24~48h对其血清IgA、IgG和IgM进行检测。同时对其粪便进行培养,检测其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量,并分析其与体液免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窒息患儿在生后24~48h,其血清IgA、IgM水平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粪便培养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所形成的菌落数量均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减少,并且其菌落数量与血清IgA、IgM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新生儿窒息造成了肠道菌群的定植的延缓,进而使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对新生儿窒息后肠道菌群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5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而治疗组应用四君子汤进行治疗,同时设立26例正常新生儿组。对各组患儿的肠道菌群及体液免疫进行比较。结果:四君子汤治疗组患儿在生后4~5d时肠道内肠球菌及双歧杆菌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同时其血清IgA、IgM水平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四君子汤能够显著改善新生儿窒息后肠道菌群平衡及体液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