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帆渊  曾宏 《广东医学》1998,19(8):582-584
目的:了解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和腹水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ISA法,对20例慢迁肝、20例慢活肝和29便肝硬化代偿期病人血清TNF-α进行检测;对21例肝硬化腹水无自发性腹膜炎(SBP)者、23例肝硬化腹水并SBP者、25例肝癌腹水者和24例胃肠癌腹水者进行血清和腹水的TNF-α检测。结果:血中TNF-α水平在下列各组疾病呈逐渐上升(慢迁肝组〈慢活肝组和肝硬化代偿期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和干扰素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4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 ,同时使用α干扰素及拉米夫定9个月 ,随后单用拉米夫定15个月,对照组32例 ,单用拉米夫定24个月 ,定期检测丙氨酸转氨酶 (ALT)、HBeAg、抗 -HBe、HBVDNA ,并作YMDD变异检测 ,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ALT复常率为90.6 % (29/32) ,对照组ALT复常率为87.5 % (28/32)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68.8 % (22/32) ,对照组HBeAg阴转率为37.5 % (12/32)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治疗组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为53.1 % (17/32) ,对照组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为25 % (8/32)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78.1 % (25/32) ,对照组HBVDNA阴转率为59.4 % (19/32)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治疗组YMDD变异率为21.9 % (7/32) ,对照组YMDD变异率为40.6 % (13/32)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同时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HBVDNA阴转率与治疗前ALT及HBVDNA基线水平有关。结论 :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对于ALT中度升高、HBVDNA高水平复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76例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查。结果:血小板生成素水平与凝血酶原活动度、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外周血小板计数相关(r分别为0.423、0.396、0.297,P〈0.05);76例患者标本中有22例骨髓巨核细胞计数〈7(个/4.5cm^2),占20%;巨核细胞成熟障碍29例,占38%。结论:血小板生成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缬沙坦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 TGF-β1 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的影响及意义.方法:40例肝硬化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d,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ngⅡ、TGF-β1. 结果:治疗前肝硬化患者血清AngⅡ(167.84±64.81vs 51.13±15.95pg/l)及TGFβ1 (181.12±32.63 vs31.46±10.39μg/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应用缬沙坦治疗后血清AngⅡ(168.67±69.03vs218.46±74.79 pg/l)较治疗前升高,而血清TGFβ1 (182.22±30.60vs121.77±13.84 μg/l)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降低血清TGFβ1 水平,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135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空腹胰岛素、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释放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为39.3%(53/135),其中,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53.3%(16/30),较乙型肝炎后肝硬化(37.1%,26/70)和酒精性肝硬化(31.4%,11/3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释放指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而胰岛索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与肝硬化病因有关.除肝功能损害、胰岛素抵抗、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伤外,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缺乏亦是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HBsAg阴性乙肝型炎临床与发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帆渊  李韶光 《广东医学》1999,20(2):152-153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HBsAg阳性而诊断。近年发现由于宿主免疫应答亢进或乙肝病毒(HBV)变异等原因形成HBsAg阴性乙型肝炎,现将其临床与发生机理概述如下。1 HBsAg阴性乙型肝炎的诊断HBV感染标志物(HBVM)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等,多项或单项阳性表示HBV感染,HBsAg阳性肝炎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Wang等[1]报告206例HBsAg阴性献血员,抗HBs阳性21例(102%)、抗HBc阳性10例(49%)、抗HBs及抗HBc皆阳性141例(684%)、抗HBs及抗HBc皆阴性34例(165%),其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复制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择150例临床确诊为慢性乙肝的5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VDNA水平,放射免疫法和酶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对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与100例无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及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无肝硬化患者,但HBVDNA水平却低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差异,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提供治疗方案.方法 2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单药治疗组29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进行基线情况及抗病毒48周时疗效的分析.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Child-Pugh评分、基线HBV DNA水平、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病毒转阴率、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但两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及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HBV DNA水平下降、Child-Pugh分级明显改善.但治疗48周两组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6例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同时以1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肝炎组患者NO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慢性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患者NO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在引起肝损害机制中,一氧化氮具有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并初步评价基线特征、24周早期病毒学应答及治疗方案对疗效和病毒学突破(VB)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2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90例治疗期间加用或换用阿德福韦酯)的专科门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HBV DNA水平与HBsAg、抗-HBs,HBeAg,抗-HBe水平.用SPSS17.0统计软件通过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时间分布,并分析基线HBV DNA水平,HBeAg状态、ALT水平和疗效的关系.计量资料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3.4%和84.6%,ALT复常率分别为83.8%和81.3%,VB发生率分别为31.0%和14.3%;60.6%的HBeAg阳性患者出现HBeAg阴转,28.9%出现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HBeAg阳性患者中,与基线ALT<2.5×正常值上限(ULN)者比较,≥2.5×ULN者HBV DNA阴转率无明显变化(P>0.05),而HBeAg阴转率(66.7%与45.0%)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33.3%与17.5%)明显升高(P值均<0.05),VB发生率则明显下降(34.3%与50.0%,P<0.05),基线HBV DNA<1×106拷贝/ml者VB发生率为23.4%,与HBV DNA≥1×106拷贝/ml者的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患者24周有初始病毒学应答(IVR)者的HBV DNA阴转率(76.3%与45.5%)、HBeAg阴转率(72.4%与43.9%)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40.8%与12.1%)均明显高于无IVR者(P值均<0.01),VB发生率较低(28.9%与45.5%,P<0.05).出现VB后,与单一拉米夫定组比较,加药或换药组中HBeAg阳性者HBV DNA阴转率(40.6%与16.7%)、HBeAg血清学转换率(21.9%与0)较高,HBeAg阴转率(37.5%与41.7%)较低,ALT复常率无差别(均为75%);而HBeAg阴性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较高.结论 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确切,基线ALT≥2.5×ULN和(或)HBV DNA水平<1×106拷贝/ml的患者疗效较好,VB发生率较低,24周IVR对拉米夫定疗效有预测价值;出现VB后,加用或者换用阿德福韦酯比继续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