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以期为MDD的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思路。[方法] 检索八大数据库和一本中医典籍,将MDD穴位敏化有关的文献收集汇总成数据表,利用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技术,对MDD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进行总结,并就MDD穴位敏化规律进行理论探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9篇,涉及热敏、化学敏、痛敏等多种敏化类型和检测手段;MDD常见敏化穴位是百会,且百会和内关、百会和太冲常同时出现敏化;敏化穴位和敏化类型可分为4个有效聚类群;敏化频次最多的经脉是督脉;敏化穴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颈项部。[结论] MDD存在多种穴位敏化类型,但研究成果有限;研究发现多个穴位、经脉及部位存在敏化现象;高频敏化穴位和穴位配伍与目前治疗所用穴位基本相同;不同穴位敏化类型不尽相同,这可能与MDD病因病机、伴随症状等相关。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方剑乔教授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和诊疗思路。他主张精确诊断,分型施治,以针刺“项七针”与颈夹脊穴为基础,灵活施用电针、温针。颈型颈椎病取颈百劳温针灸,电针或经皮穴位电刺激连续波100Hz;神经根型颈椎病加用项根穴,疼痛甚采用电针疏密波2/100Hz,连接颈夹脊与项根、肘髎与外关,上肢麻木改用电针连续波2Hz;脊髓型颈椎病取百会与大椎温针灸,并可在突出节段毫针深刺加温针灸;椎动脉型颈椎病重点在“项七针”,如寰枢关节不对称加局部温针灸,椎间孔偏窄则在相应节段加温针灸。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其中心电图疗效评价指标从定性分析向对心电信号的定量分析转变。从普通心电图[心率、ST段、QT间期离散度(QTd)]、运动平板状态下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心率变异性(HRV)四个方面总结针刺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电信号的影响。发现针刺即刻状态下可升高患者心率,但针刺一段时间后患者心率反而降低;针刺可改善ST段压低情况,降低QTd值及TIB。针刺治疗后,运动平板状态下心电图ST段下移的发生时间推迟,其持续时间与程度也显著减少。针刺还可以改善HRV,从而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并存在双向调节的现象。进一步提示针刺能调节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电信号,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保护心脏植物神经的均衡性,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针灸大成》抑郁症针灸诊治思路。方法:纳入《针灸大成》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关条文,对相关腧穴从穴位使用、分布部位、穴位归经、穴位关联性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条文117条,涉及穴位117个,穴位频次共计253次。其中高频穴位为心俞、神门、百会、内关、后溪等,常涉及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等;穴位分布部位上肢部腧穴分布频次最多;通过关联性分析,发现两组相关性较高的穴位组合分别为“内关-通里-心俞”和“鱼际-神门”。结论:书中以五脏为中心论治,重视从心论治,巧用俞募配穴等特定穴配伍,调畅脏腑气机;运用标本根结理论,重用心经“标本”(心俞、神门),安神定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