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持续上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并且总体预后不良。Hippo通路作为最经典的感知细胞极性和密度、机械信号转导并促进细胞增殖、器官发育的调节器,能够促进包括原发性肝癌在内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YAP作为Hippo通路的经典核效应器在原发性肝癌中显著上调,并且促进原发性肝癌耐药的发生。原发性肝癌中Hippo信号通路的失调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相联系,Hippo信号通路作为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影响原发性肝癌耐药的发生机制,这对于探索新的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基因Yap1与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uh-7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0对人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标本,收集时间2019年6月1日—2019年12月1日。实时荧光定量法和蛋白质印迹法用于检测基因Yap1的表达以及表型相关分子的变化。采用MTT细胞增殖检测试剂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不同干预下细胞凋亡、迁移相关标志物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检测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以及侵袭。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0对人肝癌组织标本中有8对Yap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相对于人正常肝上皮细胞L02,Yap1在肝癌细胞株Huh-7和HCCL-M3中表达增高。si-Yap1-3转染细胞蛋白水平沉默效率达87.004%。MTT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够有效抑制Huh-7细胞增殖,其半数抑制浓度为8.683μmol/L。si-Yap1-3与丹参酮ⅡA联合处理Huh-7肝癌细胞,下游增殖迁移标志物E-钙粘蛋白表达增加,波形蛋白表达降低。Transwell实验结果示,相较于si-NC组,丹参酮ⅡA联合si-Yap1-3处理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43.19±2.88 vs 132.20±10.03,t=8.527,P=0.001;53.95±4.20 vs 179.10±11.11,t=4.484,P=0.011)。si-Yap1-3与丹参酮ⅡA联合处理组细胞凋亡相关标志物Bax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且联合处理组细胞早期凋亡率为25.98%,高于si-NC组的9.21%(χ^2=4.078,P<0.05)。结论沉默促癌基因Yap1联合丹参酮ⅡA能够促进肝癌细胞Huh-7凋亡,并抑制其迁移侵袭,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UXAP8在肝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TCGA数据库中截至2019年6月的肝癌表达数据及临床资料,筛选出同时满足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且影响患者预后的lncRNA。分析DUXAP8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相关性。利用GO和KEGG通路富集方法分析与DUXAP8相关的基因生物功能及其可能参与的生物过程。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并筛选关键基因,然后对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及其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检索分析。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UXAP8表达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患者DUXAP8表达水平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法分析DUXAP8的相关基因。结果非配对样品及配对样品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UXAP8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0.001),肝癌组织中DUXAP8表达明显升高。在不同年龄、T分期的患者中DUXAP8表达差异显著(P值均<0.05),年龄≥60岁或T分期等级为T3或T4,DUXAP8表达量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T分期、DUXAP8表达量与患者总生存期相关(P值均<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晚[风险比(HR)=1.648,95%可信区间(95%CI):1.330~2.709,P<0.001]、高DUXAP8表达仍是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49,95%CI:1.262~2.713,P<0.01)。DUXAP8高表达的样本中,富集了与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等相关的基因。TOP2A、KIF2C、TTK、PLK1、CDCA8、CDC20、NCAPG、BUB1B、BUB1和CCNA2为DUXAP8相关靶基因的Hub基因,主要参与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等过程,是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结论DUXAP8高表达是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DUXAP8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增殖、周期等过程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肝细胞癌中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关键基因,为肝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15765肝癌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应用ImmuCellAI数据库对下载的肝癌表达数据进行免疫浸润分析,得到各个肝癌组织中的免疫细胞的浸润评分;在R语言中使用WGCNA包对肝癌表达数据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筛选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共表达网络基因模块,挑选相关模块中的枢纽基因(hub gene)。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枢纽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联合Cytoscape软件用于获取连结度最高的前10个基因,并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绘制关键基因在肝癌患者中的生存曲线图。结果:R中使用WGCNA分析GEO下载的70例肝细胞癌数据,共得到10个基因模块。分析ImmuCellAI得到的免疫浸润评分与各个基因模块的相关性,并绘制热图;其中,褐色模块和肝癌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有着较高的相关性(P<0.001,cor=0.79),筛选模块内免疫相关的枢纽基因共得到72个。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枢纽基因主要涉及白细胞激活、淋巴细胞激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