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全年出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为17.82%,其中61.11%发生在入院后的前两周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阿图什地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对新疆阿图什地区3所医院护理部主任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问卷调查。结果:新疆阿图什地区3所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数量不足,护理人员内部结构不合理,年轻护士比例大,学历偏低。少数民族护士和汉族护士在学历和职称等内部结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阿图什地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数量不足,内部结构不合理,应不断增加人力并优化资源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治疗各种类型重症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重症患者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两组的满意度比较:对比两组重症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率为247例(98.8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198例(79.20%);观察组的满意度情况比对照组优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对比两组重症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例(1.6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58例(23.2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比对照组优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可有效对患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缩短治疗时间,使治疗效率有效提升,并使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以此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洪慧革  张菊花 《中外医疗》2013,(34):155-156
目的 探讨研究护士长协同各方面关系,构建和谐工作环境的方法,并观察护士长协调后护士的工作压力、护理质量,以不断提高护士长的工作方法.方法以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为对照阶段,采用常规的护士长管理方法.以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为实验阶段,护士长加强对各方面的协调,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对比观察两阶段护士的工作压力和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阶段护士的工作压力为(2.36±0.68)分,低于对照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阶段护理质量平均为(97.63±1.02)分,高于对照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阶段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士长协同各方面的关系,构建和谐工作环境后,可以有效地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需要护士长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2 a以上的50名护士,对其实施分层管理。统计、比较分层管理实施前后医生、护士、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理论知识评分上的差异。结果与实施分层管理前相比,实施分层管理后医生、护士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理论知识评分均较实施分层管理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医生、护士、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护士只有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8.
张菊花  洪慧革 《中外医疗》2013,(31):169-170
目的研究如何防范耳鼻喉科护理技术操作的潜在风险。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耳鼻喉科护理过程中所发生的120起风险事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式分析,重点研究耳鼻喉科护理操作技术的潜在风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结果耳鼻喉科护理操作技术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科室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制度因素、患者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各类风险因素所导致事故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耳鼻喉科护理技术操作的潜在风险进行针对性的防范可减少风险的发生。各种风险因素均需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重点关注。同时,先进的护理理念、完善的护理制度、精湛的护理技术及高度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可大大降低耳鼻喉科护理技术操作的潜在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