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新冠疫情)期间成都市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的发生现状,探讨抑郁在家庭环境与NSSI间的作用机制。  方法  数据来源于成都儿童正向成长队列(Chengdu Positive Child Development, CDPD),于2020年6–7月成都市中小学因新冠疫情关闭解封后,采用蓄意自伤量表(Deliberate Self-Harm Inventory, DSHI)、中国家庭评估测量工具(Chinese Family Assessment Instrument, C-FAI)、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 CES-DC)进行现场问卷获得3595名初中生调查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不同年级和性别初中生的NSSI发生率,利用SPSS PRECESS组件Model 58检验分析性别调节下抑郁的中介作用。  结果  ①新冠疫情期间成都市初中生的NSSI发生率为49.67%,九年级学生的NSSI发生率(80.70%),高于八年级(33.82%)和七年级(32.32%),初中女生的NSSI发生率(54.75%)高于男生(44.52%);②家庭环境(r=0.34, P<0.001)、抑郁(r=0.50, P<0.001)与NSSI呈正相关;③抑郁在家庭环境对NSSI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4.64%;与男生相比,初中女生在家庭环境与抑郁、抑郁与NSSI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加显著。  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成都市初中生NSSI发生率较高,提示应改善家庭环境,关注性别差异,加强抑郁的早期筛查和干预,以减少NSSI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社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指标体系构成要素,为构建社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利用系统文献检索和文本分析方法,对2003年“非典”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中英文文献和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析,对科学性、相关性均较高文献中提出的要素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社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指标体系构成要素框架。结果 本研究形成了社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要素框架,包括6类一级要素和47项二级要素,可为进一步构建社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新冠疫情下儿童的家庭功能对正向成长素质(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YD)的预测关系以及家庭功能对PYD随时间变化的预测关系。方法 本研究使用成都儿童正向成长队列(CPCD)的基线数据和第一轮随访数据,采用中国家庭功能测评量表(C-FAI)、正向成长量表(PYD)调查队列中3~6年级4 651名小学生的家庭功能和PYD。采用Pearson相关及分层回归分析,分析家庭功能与PYD的相关性,并探索家庭功能对PYD的预测作用。结果 (1)家庭功能与基线调查的PYD(r=-0.48,P<0.001)、与第一轮随访调查的PYD(r=-0.46,P<0.001)均呈负相关,基线调查的家庭功能与第一轮随访调查中PYD呈负相关(r=-0.37,P<0.001)。(2)基线调查(β=-0.21~-0.30,P<0.05)和第一轮随访调查(β=-0.10~-0.39,P<0.05)家庭功能五个维度在横向上均负向预测PYD;基线调查的家庭功能五维度负向预测第一轮随访调查的PYD(β=-0.14~-0.28,P<0.05),其中家庭沟通、相互关系、父母关心和父母控制四个功能维度均跨时间负向预测PYD(β=-0.02~0.12,P<0.05)。结论 家庭功能是PYD的预测因子,家庭功能中家庭沟通、相互关系、父母关心、父母控制均为PYD的保护因素,加强家庭成员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家庭功能可能降低新冠疫情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含糖饮料(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SSBs)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机制,为儿童肥胖防控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对国内外含糖饮料引发儿童肥胖机制的相关横断面、队列、干预研究以及数学模型、公共政策研究进行系统文献分析。结果 含糖饮料是导致儿童肥胖主要且可干预的因素。儿童SSBs消费行为与肥胖、肥胖相关指标和疾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且该行为与未来的肥胖状况相关。结论 针对含糖饮料的直接干预能够减少肥胖的发生,增加含糖饮料税收具有一定作用,但在更多领域需形成有效的干预方案和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目前初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流行情况,探索抑郁在家庭功能影响自杀相关行为中的中介作用。   方法   使用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YRBSS)自杀相关问题、儿童家庭功能评定量表(C-FAI)、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对成都市三所中学2572名初中学生进行面对面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受访的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检出率为26.01%,其中,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检出率依次为24.38%、13.49%和10.77%。抑郁在家庭功能对自杀相关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直接效应值为0.170(95%CI:0.117~0.218,P<0.001),间接效应值为0.205(95%CI:0.176~0.234,P<0.001),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54.67%。   结论   家庭功能低下会增加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发生风险,这一作用大部分是通过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来实现的。改善家庭功能,不仅能改善儿童心理状况,还能减少自杀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与需求适配情况,为优化四川省婴幼儿照护服务提供策略建议。  方法  采用婴幼儿照护机构问卷和家庭需求问卷,收集四川省全部21个市(州)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关数据。应用供需适配性理论,从相关性、相适性、可及性及质量四个维度分析四川省婴幼儿照护服务供需适配性情况。  结果  共纳入有效机构问卷6883份,有效家庭问卷41081份。供需适配性分析显示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在相关性、相适性、可及性和质量四个维度均存在适配性不足,表现为供给不足与服务利用不充分并存、所提供服务结构与育儿家庭需求不匹配、群众经济可及性低和服务质量不高。  结论  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与需求适配性不足,应以需求为导向,从供给侧改革出发,推动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规范婴幼儿照护机构管理、落实各项配套支持政策,全面满足婴幼儿照护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冠大流行前后积极青少年发展素质(PYD)与网络成瘾的相互预测关系,为疫情后防控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成都儿童正向成长队列(CPCD),利用华人青少年正向发展量表(GPYDS)和Young网络成瘾量表(IAT-20),进行为期18个月(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的纵向研究,获得队列中5~9年级学生新冠大流行前的基线数据(T1,2019年12月)和新冠大流行后的随访数据(T2,2021年6月),采用Mplus 8.3进行交叉滞后分析。结果 新冠大流行前后积极青少年发展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t=-12.24,P<0.05),网络成瘾呈增长趋势(t=3.59,P<0.05);积极青少年发展素质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T1r=-0.38,T2r=-0.28,P<0.01);T1积极青少年发展素质显著负向预测T2网络成瘾(β=-0.10,P<0.05),T1网络成瘾显著负向预测T2积极青少年发展素质(β=-0.11,P<0.05)。结论 积极青少年发展素质与网络成瘾具有跨时间点的双向预测关系,提升积极青少年发展素质有助于减少网络成瘾,进而促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成都市中小学生闭校开学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探索家庭功能对中小学生PTSD症状的影响。方法 利用成都儿童正向成长队列(CPCD)2020年6月新冠疫情闭校开学后的调查数据,采用儿童事件行为影响量表(CRIES-13)和儿童家庭功能评定量表(C-FAI)测量PTSD和家庭功能,Pearson相关分析PTSD症状与家庭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探索家庭功能对PTSD症状的影响。结果 PTSD流行率为12.3%(972/7 924)。家庭功能与PTSD症状呈正相关(r=0.178,P<0.05),其中互相关心和父母控制维度均是PTSD症状(OR=1.382,95%CI:1.191~1.602;OR=1.148,95%CI:1.073~1.228)的危险因素。结论 良好的家庭功能对中小学生新冠疫情创伤后应激具有保护作用,改善家庭功能可能降低新冠疫情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