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以多种小腿逆行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缺损35例,其中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皮瓣坏死.本文分析皮瓣坏死的原因,总结术后防治措施及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脉冲液体封闭负压引流系统在糖尿病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9例,各患者足部创面均无肌腱及骨外露,无骨髓炎,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调整血糖,使用脉冲液体封闭负压引流系统给予治疗。结果经过11~16 d的脉冲液体封闭负压引流,创面周边及创腔内感染得到控制,负压管内无新的坏死组织引流出,随后引流管内出现黄色渗液,待黄色渗液完全变为清亮后3 d拆除装置,见创面局部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面积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小,窦道变浅或关闭。再给予常规生理盐水湿敷换药,14例2~3周内愈合,5例经自体皮取植术后创面关闭。结论脉冲液体封闭负压引流系统保留了传统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优点,同时引入了灌洗疗法,与传统的对口引流有相似功能,克服了传统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缺点,面且更经济、高效,适用于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是1993年由德国Fleischmann博士发明的,以医用泡沫合成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再利用具有分子阀门功能的生物半透膜封闭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高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负压引流系统,可达到全创面引流,防止污染和感染,此外高负压状态,可消除组织水肿,改善局部血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1-2],在引出渗液的同时使引流腔壁内陷,材料逐渐退出后,腔壁紧密闭合,防止了残余积液及死腔的形成.与传统换药清创相比,达到全创面引流,防止污染和减少创面的细菌感染,消除组织水肿,使毛细血管腔显著扩张,密度加大,改善局部血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防止交叉感染,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指侧方以指端血管网为蒂的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江苏省泰兴人民院整形外科采用侧方指端血管网为蒂皮瓣修复Yamano分区Ⅰ型指端缺损32例32指,软组织缺损范围:1.5 cm×2.0 cm^2.5 cm×2.5 cm,均有骨外露或指骨末端部分缺损。术后定期随访患指外形、出汗、两点辨别觉及运动功能等。结果 3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0~1.5年,患指外形良好,能分泌汗液,两点辨别觉基本正常,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侧方指端血管网为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存在损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及远期效果良好,是修复手指指端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的临床应用。方法:12例患者,13块皮瓣,踝区软组织缺损,根据创面大小选择股前外侧皮瓣给予修复。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11块皮瓣完全存活,2例2块皮瓣一侧尖端坏死,部分创面外露,经过局部1~2周的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皮瓣与创面贴附良好,无皮下积液、空腔及窦道形成。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可切取面积大,血运丰富,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阔筋膜可以I I期修复损伤的跟腱,是修复足踝区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