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图书馆阅读疗法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测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采用图书馆阅读疗法分析其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高校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高于国内成人常模,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阅读疗法后高校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较治疗前低,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与阅读疗法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负性情绪、躯体化症状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而图书馆阅读疗法对改善其心理状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5名图书馆员进行测量并与国内常模比较,分析不同工龄、年龄和学历对高校图书馆员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高校图书馆员的SCL-90各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10 a以上馆员的躯体化、抑郁和焦虑等因子分明显高于10 a以下的馆员(P<0.05);40岁以上馆员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和偏执等因子分明显高于40岁以下的馆员(P<0.05);高学历(硕士和博士)馆员的抑郁和敌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本科及本科以下馆员(P<0.05)。结论高校图书馆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负性情绪、躯体化症状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且与馆员工龄、年龄和学历有一定联系。高校管理者应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