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病人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探讨其对子痫前期(P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PE诊断的孕妇78例为观察组,并按照发病时间分为观察组1(早发型PE组,孕周20~ < 34周)和观察组2(晚发型PE组,孕周≥34周)。同时选取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同样按照孕周分为对照组1(孕周20~ < 34周)和对照组2(孕周≥34周)。所有受试者采血和测血压,检测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D-二聚体(D-D)与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1的体质量指数(BMI)、D-D、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值高于对照组1(P < 0.01)。观察组2 BMI、SBP、DBP值高于对照组2(P < 0.01)。观察组1 D-D值高于观察组2(P < 0.01)。对照组2 BMI、D-D、DBP、MPV水平高于对照组1(P < 0.05~P < 0.01)。观察组BMI、D-D、SBP、DBP、MPV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1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水平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观察组2 PT、INR、FIB、TT水平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1 TT与观察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1 FIB、TT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PT、INR、APTT、FIB、T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E病人D-D与孕周、PT、INR、APTT、TT、PLT均呈负相关关系(r=-0.289、-0.235、-0.247、-0.236、-0.351、-0.286,P < 0.05~P < 0.01)。PE病人D-D与FIB、MPV、PDW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早发型PE病人高凝血状态较晚发型PE病人更为明显,PE病人D-D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D-D可以作为预测PE发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禾  张艳 《实用全科医学》2008,6(8):803-804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适应症、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完成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病例56例(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采用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58例(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SH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宫颈无明显病变的良性子宫疾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守性或半保守性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38例,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46例,给予米非司酮12.5 mg口服,每天1次;孕三烯酮组46例,给予孕三烯酮2.5 mg口服,每周2次,两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对照组46例,手术后不用药物巩固治疗,定期随访。结果: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总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母亲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功能Ⅰ~Ⅱ级者妊娠结局良好,心功能Ⅲ~Ⅳ级者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早产率、孕妇心衰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母婴预后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心功能Ⅰ~Ⅱ级者可以在密切监护下经阴道分娩,心功能Ⅲ~Ⅳ级者要加强监测,定期产前检查,及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5.
沈禾 《淮海医药》2002,20(3):255-255
阴道念珠菌病 (VVC)又名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病 ,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 ,疗效差 ,疗程长 ,副作用大 ,复发率高 ,难以根治。凯妮汀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 ,治疗阴道念珠菌病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0 0年 9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 12 7例 ,年龄 18~ 4 2岁。随机分成两组 :凯妮汀治疗 6 7例 (实验组 ) ,年龄 (31.2 4± 7.3)岁 ,病程 (3.2 0± 1.6 ) d;制霉菌素片治疗 6 0例 (对照组 ) ,年龄 (30 .2 6± 8.4 )岁 ,病程 (3.4 0± 1.76 ) d。两组患者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Ⅲ型胶原、纤维黏连蛋白(FN)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及胎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参与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方法:40例胎膜早破孕妇,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组(pPROM组,20例),足月胎膜早破组(tPROM组,20例),另外选取同期正常足月妊娠孕妇2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清及胎膜组织中MMP-9、Ⅲ型胶原、FN的表达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孕妇血清MMP-9、Ⅲ型胶原、FN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tPROM组MMP-9显著高于pPROM组,后者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pPROM组Ⅲ型胶原、FN水平显著低于tPROM组,而后者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MMP-9在pPROM组和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MMP-9在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pPRO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Ⅲ型胶原和FN在pPROM组和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Ⅲ型胶原和FN在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pPRO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pPROM组和tPROM组中,MMP-9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874,r=-0.988,P<0.01),MMP-9与FN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760,r=-0.875,P<0.01),Ⅲ型胶原与FN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29,r=0.876,P<0.05)。在胎膜组织中,MMP-9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68,P<0.01),MMP-9和FN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93,P<0.01),Ⅲ型胶原和FN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85,P<0.01)。结论:MMP-9、Ⅲ型胶原、FN参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孕妇血清及胎膜组织中MMP-9含量升高、Ⅲ型胶原和FN含量降低,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阴道念珠菌病(VVC)又名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病,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疗效差,疗程长,副作用大,复发率高,难以根治.凯妮汀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阴道念珠菌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