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67例患者PICC置管后拔出的导管进行病原学观察,以了解导管相关感染中的导管定植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月67例患者拔除PICC进行个体化导管病原学检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PICC置管后皮下段导管定植发生率为8.96%,尖段发生率为2.99%。结论:通过对我院PICC导管发生导管定植情况的调查分析,为循证医学提供了实证,也为控制医院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后预防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有效护理.方法:将63例PICC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加强健康教育、术前准备、局部湿热敷;对照组采用常规湿热敷.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湿热敷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生物学特性。25%的大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另外有超过25%的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后仍将复发或转移。长期以来,治疗晚期大肠癌的化疗药物仅有5-Fu,而5-Fu单药应用的有效率仅15%,  相似文献   
4.
陈蕾  沈焕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3,(2):66+105-66,105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4月于我院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筹异(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化疗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癌症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应用疼痛调查表对139例住院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应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其中的30例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55.8%,其中轻度疼痛47.4%,中度疼痛36.8%,重度疼痛15.8%。对疼痛患者进行镇痛前后的生活质量调查,评价镇痛效果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效镇痛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应控制癌症患者疼痛和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防治化疗患者便秘的效果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焕云 《安徽医药》2009,13(6):710-711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超过48h不排便,且有不适的感觉,即为便秘。化疗患者由于化疗药、激素类、止吐类药物的作用,常常使肠蠕动减慢而造成便秘。据报道,化疗患者便秘发生率达71.6%。便秘可导致患者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乏力、头痛、头晕,痛苦不堪。而且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因此关注化疗患者是否便秘是提高化疗患者总体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我科2008年1月~6月住院行化疗患者,观察便秘发生率,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预防与缓解便秘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