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抵当汤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就诊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给予抵当汤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安慰剂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在治疗周期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生化、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评估治疗组安全性及免疫功能变化;采用膀胱癌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特异性量表(EORTC QLQ-BLS24)量化反映治疗前后患者的躯体、角色、情绪与社会等功能情况,疲劳、疼痛、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减弱、腹泻和便秘等症状情况及治疗产生问题、未来担心、肠道症状及尿路症状等膀胱癌特异症状。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肿瘤分期等均无差异。在治疗周期内,两组均无复发病例及不良反应事件,且观察组中医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升高(χ2=7.23,P=0.02)。相较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中的CD3+,CD4+细胞数量以及CD4+/CD8+都有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领域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后疲劳、腹泻、便秘、肠道症状以及尿路症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抵当汤可减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吉西他滨灌注化疗期间的不良临床症状,改善尿道、肠道不适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金排石汤配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将其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治疗组联合三金排石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炎症指标、安全指标、中医症侯积分、生活质量(QOL)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石清除率、结石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8.3%、95.0%,均高于对照组91.7%、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为16.7%,高于治疗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侯积分、QOL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金排石汤配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以提高术后结石清除率,降低结石复发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抵当汤治疗膀胱癌的作用靶点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多个中药与疾病数据库,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潜在作用靶点,分析潜在靶点的生物学功能,构建"中药-靶点-通路-疾病"关系网络。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人群、基因数据库,探讨核心靶点的在组织中差异表达,人群中的分布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体外实验验证抵当汤的作用功能,并检测抵当汤对候选靶点的作用机制。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21个核心靶点,16条通路,构建了抵当汤治疗膀胱癌的作用网络。检测出6个靶点:钙黏蛋白1(CDH1),环磷腺苷结合蛋白1(CREB1),菌落刺激因子2(CSF2),AP-1转录因子(JUN),基质金属肽酶2(MMP2)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PTGS2)在膀胱癌组织中均存在差异表达(P0. 05),其中JUN与MMP2在人群中也存在差异分布(P0. 05)。同时,JUN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的预后相关(P0. 05)。细胞实验发现抵当汤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同时可降低候选靶点JUN的表达(P0. 01)。结论:抵当汤治疗膀胱癌存在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中已初步证实抵当汤可影响靶点JUN的表达并抑制膀胱癌的增殖,为进一步机制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骨髓母细胞增生症病毒癌基因同源物样2(MYBL2)基因对前列腺癌(PCa)患者临床预后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MYBL2在45例PCa与癌旁前列腺组织的表达水平,根据MYBL2表达中位数,分为高(23例)低(22例)表达,采用非参数检验、Kaplan-Meier、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法,并分析MYBL2高低表达与PC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基因芯片数据库PCa数据集进行验证。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MYBL2高低表达可能参与调控的分子通路,CIBERSORT算法研究MYBL2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最后,体内实验中,通过建立阴性对照组(shCtrl)、敲减MYBL2组(sh-MYBL2)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和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细胞中MYBL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体内实验中,检测2组荷瘤小鼠瘤重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荷瘤组织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数据均显示:MYBL2在PCa组织中高表达,与Gleason评分、临床和病理分期正相关(P<0.01),与年龄无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MYBL2高表达与无生化复发生存期显著负相关(P<0.05),与总生存期无关。Cox回归分析:TCGA数据集中临床和病理分期,我们的数据中临床分期和Gleason评分是PCa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GSEA结果显示高表达MYBL2与免疫、细胞粘附、细胞因子等通路有关。CIBERSORT分析:MYBL2表达与B cells memory和Mast cells resting有关(P<0.05)。体外研究显示,与shCtrl组相比,shMYBL2组能显著抑制LNCaP、PC-3细胞增殖和侵袭(P<0.01)。体内研究显示,shMYBL2组PC-3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平均重和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shCtrl组(P<0.01)。结论 MYBL2是一种致癌基因,与PCa多个病理指标相关,可以作为潜在的诊疗PCa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肿瘤的靶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临床研究中运用的中药复方,探讨其治疗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PCa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的中药复方活性成分、药物作用靶点集作用通路。通过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筛选治疗PCa复方;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Chinese herbal compound Inheritance computing platform,TCMiCS)统计分析药物;通过美国国家生物信息技术中心的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ion Omnibus,GEO)数据库筛选前列腺癌的疾病靶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筛选治疗PCa药物。进而对这些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编码(Kyoto Encyclopedia of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