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对癫癎患儿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长期应用OXC治疗癫癎对患儿外周血MDR1的诱导作用。方法 48例癫癎患儿分为2组,26例口服OXC,22例口服CBZ,治疗时间均超过12个月;25例无癫发作患儿为空白对照组。选择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及12个月三个时间点,应用RT-PCR法测定患儿外周血MDR1-mRNA的表达。结果 OXC组和CBZ组外周血MDR1-mRNA表达在用药后6个月、12个月较对照组增高(P<0.01);OXC组和CBZ组患儿外周血MDR1-mRNA表达在用药后6个月及12个月较开始服药前均有增高(P<0.05);OXC组在用药6个月及12个月后外周血MDR1-mRNA表达和卡马西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口服OXC和CBZ均会增加癫癎患儿外周血MDR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体外分离培养的条件和传代的新方法。方法:从新生大鼠海马中分离神经干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和B27联合作用下使其不断增殖克隆,采用神经小球分离试剂盒进行传代,利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的细胞群可不断增殖形成细胞克隆球,并能稳定传代,呈nestin阳性表达,且具有多向分化能力。采用神经小球分离试剂盒传代的细胞球生长快,数量多,体积大,折光性好。结论:利用无血清技术和特定生长因子,可以使来源于新生大鼠海马的NSCs在体外扩增,利用大鼠神经小球分离试剂盒可以有效地进行传代,稳定高效地培养出NSCs。  相似文献   
3.
范祎  周光军沈栋 《浙江医学》2005,27(10):754-755
我院泌尿外科1996年10月~2002年12月采用双侧输尿管引流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改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88例,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沈栋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6):56-57,60
目的探讨舍尼亭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过度活动尿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10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分别给予舍尼亭联合可多华和可多华单用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Qmax、Pdet、VV、PVR、24 h排尿次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det、PVR、24 h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VV则显著升高(P均<0.05),Qmax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例(11.11%)、对照组5例(9.26%)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舍尼亭联合α受体阻滞剂能有效改善尿动力学,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逼尿肌过度活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MSCs)移植到发育期癫大鼠海马区,观察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21日龄发育期大鼠,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培养使其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建立戊四氮(PTZ)点燃癫大鼠模型,将BMSCs经侧脑室注射移植至癫大鼠海马区;侧脑室注射磷酸缓冲液(PBS)作为对照。分为4组(均n=8):对照组(无癫发作),PTZ致组(癫造模,无治疗),假手术组(癫+PBS侧脑室注射),治疗组(癫+NSC侧脑室注射)。于3、7和14 d处理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BDNF和bFGF表达。结果致组大鼠海马区(齿状回、CA1区)BDNF和bFGF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治疗组海马区(齿状回、CA1区)BDNF和bFGF表达较假手术组也有所增加(P0.05)。结论 BMSCs移植可以增加PTZ致大鼠海马BDNF和bFGF表达,从而发挥对癫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番红花球茎与花原基在南京形成的时期。对球茎的天小、花芽的分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特别是与温度的关系)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由于党的重视,曾积极号召广大人民扩大中药材生产,以满足人民日益坛长的需要。正由于此,中药材生产在全国范围来说,不论在种植面积上,以及在生产品种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坛长。但毕竟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都还没有经验,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中如对药用植物病害的掌握、防治等工作,都是在中药材生产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红花是我国主要的栽培药材之一,近年来各地均有不同的栽培经验。其中,特别是播种期,都各有不同的见解。但不论从地理、气候等条件看来,其播种期的幅度一般较大。而江苏是全国主要红花产区之一,播种期一般介绍为10月下旬(霜降)至11月上旬(立冬)。但是由于播种期的不一,红花产量的差異很大。选择各种植物的播种或栽种的最适期,是掌握自然规律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的主要关键。否则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红花的产量。因此,因地制宜的选择红花的播种适期和改进播种技术,是目前生产上应予以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亦是稳定产量和提高产量的途径之一。自1959年开始,我们即对红花进行了栽培研究,通过当年总结启示,认为有待探索的问题还很多。为此,在1961年秋季,我们以有刺红花和无刺红花为对象,重点进行了大田  相似文献   
9.
地黄的栽培,历史悠久,且为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近年来,随着中药材生产事业的飞跃发展,全国各地已普遍进行引种,家栽,并投入了大面积的生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也成倍增长。根据目前各地栽培地黄的经验说明:地黄是喜肥的作物,在深耕密植的基础上,肥料是确保生产的首要条件。因此,一般栽培地黄,除了施足基肥之外,必需通过“根际追肥”的方式以供给植物各个发育时期所需之养料。在以往一般药农所习用的追肥多为人类尿或饼肥等,近年来已有应用无机化肥的趋势,并获得一定的增产效果。但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0~3岁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徐州地区0~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所有对象的临床特征,评估其营养水平并开展实验室检查。根据皮肤点刺试验和牛奶回避/激发试验结果确诊CMPA患儿。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分析CMPA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根据皮肤点刺试验和IgE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型和非IgE介导型,比较不同类型患儿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共纳入4 983例0~3岁婴幼儿进行研究。4 983例婴幼儿中共检出CMPA患儿124例,发病率为2.49%。不同年龄婴幼儿,CMPA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5,P=0.002),且1~2岁和>2岁婴幼儿的CMPA发病率均高于<1岁的婴幼儿(χ2=5.258,P=0.022;χ2=8.055,P=0.005)。早产儿及父母有过敏史的婴幼儿CMPA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早产儿及父母无过敏史者,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