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
吸入麻醉废气污染的危害是麻醉医师所顾虑的问题之一。我们收集分析2011年5月至9月深圳市24家医院49间吸入麻醉手术间的空气样品,进行麻醉废气浓度检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集深圳市全部市级、区级医院及部分区级以下医院共24家49间吸入麻醉手术间空气样品(实验组),同时收集麻醉医师办公室空气样品为对照样本24份(对照组)。全部手术间均按国家标准建立,并按照医院手术室的条件进行手术。采样方法采样标准: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采样机器:Gilair5;采样条件:温度:20~30℃;湿度:50%~70%;气压:101.3kPa。采样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职业紧张程度高的麻醉医师特点,探讨降低职业紧张的社会因素.方法 将国际通用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工作内容问卷组合结合麻醉工作专业特点,设计麻醉医师专用的职业紧张问卷,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工作要求与工作控制的比值(d/c)作为判断职业紧张的指标,男性、女性d/c为0.937 6±0.289 5、1.043 3±0.274 3,4个年龄组(<30岁、30~39岁、40 ~49岁和≥50岁)的d/e值为1.045 2±0.279 6、0.968 9±0.272 4、0.976 8±0.366 2、0.885 5 ±0.175 7,4组工作年限的d/c值为1.056 4±0.285 9、0.971 1±0.2099、0.972 7 ±0.281 8、0.933 3 ±0.319 9,4组不同床位数医院的d/c值为0.895 0±0.272 5、0.913 8±0.222 6、1.013 4±0.321 5、1.0847±0.255 1;d/c值与社会支持度及个人成就感呈中度负相关(r=-0.225,r=-0.264).结论 职业紧张在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组间无明显差别;三甲医院的麻醉医师之职业紧张程度更高;给予麻醉医师良好的社会支持和个人成就感,能有效降低职业紧张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深圳市手术室麻醉废气污染状况. [方法]选择深圳市各级医院30家、手术间240间,麻醉期间抽取手术室麻醉机工作平台位置空气样本240份.按采样期间是否吸入麻醉和医院全麻是否常规采用吸入麻醉分为吸入组(采样当时用吸入麻醉)、非吸入A组(采样期间未用吸入麻醉,但医院全麻常规中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和非吸入B组(采样期间未用吸入麻醉,且医院全麻很少采用吸入麻醉或者完全不采用吸入麻醉).同时采集30家医院麻醉医生办公室空气样本30份为对照组.用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检测其中常用吸入麻醉剂安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的浓度. [结果]对照组全部未检出麻醉废气.吸入组63间,未检出麻醉废气者4间,检出麻醉废气者59间,检出率93.65%,31间达到或超过2mg/L,占49.21%.非吸入A组104间,未检出麻醉废气者33间,检出麻醉废气者71间,检出率68.27%,13间≥2mg/L,占12.50%.非吸入B组73间,未检出麻醉废气者67间,检出麻醉废气者6间,检出率8.22%,全部<2 mg/L.3组间麻醉废气检出率以及浓度≥2mg/L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入麻醉手术间麻醉废气污染程度高于无吸入麻醉手术间.全麻常规采用或较多采用吸入麻醉医院的无吸入麻醉手术间,其麻醉废气污染程度高于全麻较少采用或完全不用吸入麻醉的医院. [结论]吸入麻醉可造成手术间麻醉废气污染,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手术间麻醉废气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大容量肺灌洗麻醉中的效果, 了解其对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 为单肺通气手术的麻醉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职业性尘肺病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定容通气组(对照组)和保护性通气组(试验组), 采用顺序诱导, 支气管内插管, 全身麻醉。术中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维持。通气肺行单肺通气, 对照组术中采取传统通气法:潮气量8~10 mL/kg, 呼吸12~14/min, 吸入气中氧体积分数=1.0, 气道压2.5~4 kPa,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0~45 mmHg; 试验组则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6~8 mL/kg, 呼吸14~16/min, 吸入气中氧体积分数=1.0, 气道压1.5~2.5 kPa,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0~55 mmHg, 呼气末正压通气0.8~1.0 kPa。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5 min、灌洗开始后10 min、拔管后10 min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
结果 试验组动脉压均值在术中和术毕都高于对照组, 试验组术毕心率均值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于麻醉及手术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可以作为相对安全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5.
颈部硬膜外腔药物滴注治疗颈椎病10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应用颈部硬膜外腔药物滴注治疗颈椎病 10 7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10 7例中 ,男 6 5例 ,女 42例 ,6 0岁以上 16例。颈椎病分型 :脊髓型 6 9例 ,神经根型 12例 ,椎动脉型 7例 ,颈型 8例 ,混合型 11例。病程在 1年以内的 2 2例 ,1~ 3年 2 9例 ,3~ 7年 15例 ,7年以上 41例。硬膜外腔滴注混合液  5 0ml生理盐水内加入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B610 0mg ,维生素B12 0 1mg、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 10 0U、维生素C 2 0 g配成混合液。 5 8例硬膜外腔仅滴注上述混合液 ,…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某市部分医院手术室内麻醉气体污染情况.方法 检测某市4家医院的40个手术间内空气中异氟烷和七氟烷的浓度,测定方法为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结果 甲医院16个手术间中,5间检出异氟烷,其中1间浓度超出最低参考值;14间检出七氟烷,其中2间浓度超出最低参考值,合格率为81.25%(13/16).乙医院6个手术间均检出七氟烷,其中3间的浓度超过最低参考值,合格率为50.00%(3/6).丙医院13个手术间均未检出异氟烷及七氟烷,合格率为100%.丁医院5个手术间均检出七氟烷,其中1间的浓度超过最低参考值,合格率为80%(4/5).4家医院总合格率为82.50%( 33/40).结论 在使用七氟烷和异氟烷的手术间内,其空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腰椎麻醉(SA)用药0.75%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本院6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完全随机分为单纯布比卡因组(B组,30例,单纯0.75%布比卡因10mg腰椎麻醉)和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BS组,30例,0.75%布比卡因7.5mg复合舒芬太尼5μg腰椎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变化,肌肉松弛情况,镇痛持续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BS组心率、血压变化明显低于B组(P〈0.05),而肌松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手术中,腰麻用0.75%布比卡因7.5mg复合舒芬太尼5μg,比单纯用0.75%布比卡因10mg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计算机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深圳市内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中1058名电脑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过去的一年中,83.36%受访者表示因操作计算机而引起过颈椎部位的不适,61.72%引起过手腕部位的不适,83.18%引起过腰背部位的不适,89.79%引起过眼部的不适。有44.23%的受访者表示会因身体各个部位的不适而减少工作量。遇到不适时,只有39.13%的受访者表示会接受治疗,在采取措施的受访者中有50.47%的采用的是“自行处理”的方法。结论计算机工作人员因长时间在一个不正确的姿势工作,而引起的身体不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肌间沟臂丛加腕部神经阻滞后手部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60例手外科需麻醉的单侧手指毁损伤手术患者,分J和JW组共两组,J组80例全部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JW组80例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腕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手部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JW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快于J组,麻醉效果优于J组(P〈0.05)。结论:腕部神经阻滞配合肌间沟臂丛的麻醉效果在手外科手术中有确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