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一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B_c-IgM的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共调查各类肝炎及携带者109例,抗HB_c—IgM检出率急肝为15/57,迁肝16/24,慢活肝8/14,携带者7/14,抗-HB_c-IgM的阳性平均滴度急性早期乙肝(10≥10~(-5))>迁慢肝(10~(3·1))>携带者(10~(2.45))。把抗HB_c-IgM血清稀释度类型分为三类:Ⅰ急性早期乙肝,O,D最高值在10~(-3)至10~(-5)成以上仍为阳性,Ⅱ迁慢肝,O,D最高值常在10~(-2),可达10~(-3)或10~_(-4),Ⅲ携带者,与Ⅱ相似,但下降更迅速。作者对抗HB_c-IgM在诊断急肝,迁慢肝携带者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指出了高滴度的的抗HB_c-IgM的意义,同时强调动态观察及HBV指标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的免疫球蛋白测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特别对不同病原引起的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为了便于探讨其临床意义,我们测定了20例正常脑脊液免疫球蛋白中的IgG、IgA和IgM。现将测定方法和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选择:30例脑脊液均采自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其中急性阑尾炎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肛  相似文献   
3.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重要地位已获公认,尤其对无黄疽型肝炎,借此可得到正确诊断。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有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而并非病毒性肝炎者。其中常见原因之一是急性胆道疾患,包括胆囊炎、胆石症及胆管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103例菌痢患者大便培养所获得的痢疾杆菌,作常用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发现痢特灵与吡哌酸对痢菌的药敏和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均优于其它药物。痢特灵价廉,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DNA聚合酶(简称DNA-P)活性作为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颗粒及其繁殖程度的灵敏、特异指标,对乙肝的临床诊断及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已有二种检测DNA-P活力的方法。一种是Kaplan等人首先建立的超  相似文献   
6.
在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早期病毒颗粒大量存在时,以及某些慢性感染患者急性活动时,可测得DNA多聚酶(DNAp)活力升高。多聚酶活力的检测,是判断有无乙肝病毒急性感染或慢性乙肝急性活动的一项灵敏指标。本文应用上海市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的~(125)Ⅰ标记法测定一部分正常人和肝功能异常者血清中DNAp活力,并对其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出颈动脉内插套管描记实验动物的动脉血压变化是一般急性实验所常用的方法。使用这一方法,在大部分实验中是顺利的。然而,有时也发生意外。在插好颈动脉套管并与水银检压计连接妥当之后,打开颈动脉近心端的血管夹时,动物有时突然出现剧烈兴奋,动脉血压骤然上升,呼吸困难,全身痉挛性运动。延续数秒钟后,呼吸随即出现高度抑制,动脉血压迅速下降至零。动物于短时间内死亡。这种意外,并非十分少见。毫无疑问,它使实验不能进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为这种急骤变化发生的原因尚未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