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1.
沈学庆 《中国药房》2014,(32):3004-3007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与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循环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49例)和Ⅱ组(48例),Ⅰ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Ⅱ组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种方案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动脉血气的影响,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患者停药后清醒时间较Ⅱ组患者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10、20 min时,Ⅰ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显著高于Ⅱ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显著低于Ⅱ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放气后10 min时,Ⅰ组患者SBP、HR仍显著高于Ⅱ组患者(P<0.05),Ⅱ组患者已恢复至接近麻醉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在气腹后10、20 min及术毕放气后10 min时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气腹后20 min及术毕放气后10 min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bt(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Ⅰ组患者。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满足妇科腹腔镜手术需要,较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术后清醒时间更短,对血压及心率影响更小,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李华  沈学庆  舒平  赵燕  徐建健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1+53-51,53
目的 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简称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的最佳浓度.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0.313%罗哌卡因、0.268%罗哌卡因和0.179%罗哌卡因进行术后自控镇痛,并在术后12、24、48 h对3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0.268%罗哌卡因组镇痛效果与0.313%罗哌卡因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运动阻滞表现,与0.179%罗哌卡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68%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且不产生运动阻滞.  相似文献   
3.
探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对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绵阳市某医院欲行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围术期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前 1 d及术后7 d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10(IL 10)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异体输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自体输血量为(281.04±53.17)mL。术后7 d时,2组患者PT及APTT均短于术前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2组患者FIB均高于术前1 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2组患者IL 6及TNF α水平均低于术前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2组患者IL 10水平均高于术前1 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2组患者IgA 、IgM 及IgG水平均低于术前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患者IgA 、IgM 及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可有效减少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异体输血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李华  徐建健  沈学庆  舒平  赵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132-1133,1151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循环功能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两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有胆囊结石需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n=30)与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n=30),监测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前后、气腹后10min、30min时SBP/DBP、HR、SpO2、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清醒时间,评价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B组在麻醉后和气腹后SBP/DBP及HR均增高,并持续至气腹后30min(P<0.05),A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更能提供可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老年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GA组(全麻组)和CS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两组对照进行麻醉效果对比研究。结果:CSEA组患者的血压在麻醉后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骨水泥使用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2、5h,GA组患者的心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d,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CSEA组患者术后发生NPS16例,发生率为50.00%;GA组术后发生NPS13例,发生率为40.63%;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的NPS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SEA组的下床锻炼时间和出院时间与G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安全可靠,较全麻方式有更好的血压及心率控制效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两种麻醉药物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DBP、SBP及HR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在麻醉过程中血压的平稳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的心率在诱导后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而研究组在诱导后则无明显变化,这表明研究组在麻醉过程中心率的平稳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过程血压和心率平稳程度优于芬太尼,非常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