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自粘式腹带在乳腺癌术后加压包扎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2年6月,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女性乳腺癌患者60例,其中UICC分期I期10例、IIa期26例、IIb期19例、IIIa期5例。术后创面及皮瓣使用双自粘式腹带加压包扎。结果:平均每次换药时间5—10min。术后橡皮管负压引流放置时间平均为7d,术后住院日期平均12.8(12~18)d。中位随访时间10.2(6~15)个月。本组6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59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因术中植入5-Fu缓释颗粒部分移位到切口之下,导致切口愈合延迟。2例分别于术后第4、7天发生锁骨下方积液,量20~40ml,经抽吸加压包扎治愈;3例切口边缘小片缺血呈暗紫色,经酒精湿敷皮瓣完全成活。结论:自制双自粘式腹带制作和使用方便,包扎后整个创面和皮瓣受压均匀、不留死腔;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创面渗出,减轻组织水肿,有利于静脉回流和皮瓣成活;且不压迫引流管,观察方便。故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al lymph node,SLN)1~2个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 metastasis,NSLN)转移情况和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铜陵市人民医院甲状腺和乳腺外科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证实有1~2个SLN阳性且行规范化ALND的5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NSLN是否有转移分为NSLN转移组(17例)和NSLN非转移组(37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出腋窝NSLN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腋窝NSLN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SLN有1~2个转移者有54例,腋窝N...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促甲状腺素(TSH)抑制治疗患者心功能、结构及心率改变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DTC术后行TSH抑制治疗患者40例,其中中高危患者20例(中高危组),低危患者20例(低危组),中高危组术后TSH抑制到≤0.1 mIU/L,低危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手术的护理经验,探讨改良后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对2011年2~11月32例(共41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手术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手术围手术期周详的护理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沈婷  胡春秀  陈京亭  朱永利  汪海仪 《西部医学》2022,34(12):1847-1850
分析醋酸戈舍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临床疗效、卵巢功能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纯组(n=54例,腹腔镜手术)与联合组(n=56例,醋酸戈舍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卵巢功能、排卵、月经恢复时间、妊娠率、输卵管畅通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单独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联合组上述因子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联合组患者排卵恢复时间较单纯组短;月经恢复时间较单纯组长(P<0.05)。联合组妊娠率、输卵管畅通率高于单纯组,复发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单纯组(P<0.05)。 结论 醋酸戈舍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EMT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s E2,PGE2)作用于MC3T3 - E1成骨细胞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探索PGE2促进骨形成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10 μmol/L的PGE2处理MC3T3 - E1成骨细胞30 min后,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E2处理成骨细胞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选取在骨再生过程中重要的基因用Westem blot法检测验证。结果 PGE2处理成骨细胞后,276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和骨再生有关的基因主要有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转化基因( monocyte to 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MMD)、核受体基因(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4,group A,member 2,NR4A2)、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 -7)、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periostin,osteoblast specific factor,POSTN)和钙黏蛋白等;168个基因表达下调,其中和骨再生有关的基因有DNA结合抑制因子1,2,3(Id1,2,3)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GE2处理成骨细胞后核因子- Κb( nuclear factor - Κb,NF - Κb) p65和BMP -7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Id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O1),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结合基因芯片结果和Westem blot结果,可以推测PGE2处理成骨细胞后首先激活核受体基因NR4A2,继而引起NF - Κb的活化,最后引起下游基因BMP -7和Id2等的变化从而引起成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再生。  相似文献   
7.
    
吴宝潮  王筝  汪海仪  徐江  李勇 《安徽医学》2012,33(4):437-439
目的探讨乳晕下注射亚甲基蓝示踪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6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ALN)阴性,均单独采用亚甲基蓝作为前哨淋巴结(SLN)示踪剂。结果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SLN和ALN活检,灵敏度为95.65%,准确率为91.07%,假阴性率为13.04%,假阳性率8.70%。SLNB与ALN转移检测比较效果相一致,准确率高。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准确率较高,能较准确地预测和判定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进的腔内激光手术技巧在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传统的和改进后的腔内激光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进组的手术方式,其疗效在切口数目、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上均明显优于传统组;手术时间上两者无明显差异;改进组的手术适应证范围扩大;改进组的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也明显下降。结论:改进的腔内激光手术方式适应证更广,在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有更好的美存度和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LPS-NF-κB信号通路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MC3T3-E1成骨细胞常规培养,待细胞融合率为80%时,分别加入100 μg/L和500 μg/L LPS处理6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计算细胞DNA相对增殖指数;RT-PCR法检测LPS处理成骨细胞后NF-κB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LPS处理成骨细胞后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LPS处理成骨细胞后NF-κB p65的核易位情况;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LPS处理MC3T3-E1细胞后NF-κB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100 μg/L和500 μg/L LPS可诱导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LPS处理成骨细胞后NF-κB 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PS处理成骨细胞后免疫荧光法可明显观察到NF-κB p65从细胞质转移入细胞核,且EMSA结果显示LPS处理组细胞核内NF-κB结合活性增加。结论: 低浓度的LPS可促使成骨细胞增殖,此过程中并不影响NF-κB p65的基因表达水平,但能增加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并提高细胞核内NF-κB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Reversine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 C2C12成肌细胞系.实验第一步分三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1μM Reversine处理12h组,C组:1μM  Reversine处理24 h组。上述三组用Annexin-V/PI双染法处理C2C12成肌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三组C2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第二步分五组:D组:正常对照组,E组:单独1 μM Reversine处理7d,F组:单独成骨诱导7 d,G组:1 μM Reversine诱导12h+单独成骨诱导7d,H组:1μM Reversine诱导12h+1 μM Reversine联合成骨诱导7 d。上述五组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五组C2C12成肌细胞分化抑制因子(ID2),肌肉发生调节因子(Myogenin),生肌因子后结蛋白(Desmin)mRNA的表达。 结果 与A组相比,C组1μM Reversine处理24h能引起C2C12细胞明显的凋亡,B组1 μM Reversine处理12 h的C2C12细胞未见明显的凋亡。与D组相比,E组和H组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F组和G组细胞逐渐增殖并融合。 结论 Reversine能够显著的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