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3年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56例(64侧),根据骨折位置不同分别采用耳屏前入路(19侧)、经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23侧)和颌后颌下入路(22侧)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种手术入路治疗髁状突骨折总体临床效果满意,但部分病例合并面神经损伤、张口受限、咬合错乱、髁状突吸收、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髁头骨折可采用耳屏前入路;髁颈部骨折可采用经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髁颈下骨折可采用颌后颌下入路。髁头骨折一般采用1—2枚侧向拉力螺钉固定;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可采用1~2枚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但有1枚钛板必须沿张力带放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评价3种邻位皮瓣修复头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35例头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患者,分别采用菱形皮瓣(15例)、双侧推进皮瓣(8例)和A-T皮瓣(12例)进行修复,并比较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无感染坏死,创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年,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颈部转移和局部复发.2例患者术后出现抬头纹消失面瘫体征,菱形皮瓣中有2例患者术后眼部略有牵拉变形.菱形皮瓣在瘢痕平整度方面要明显优于双侧推进皮瓣和A-T皮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邻位皮瓣修复头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患者功能和外形恢复较好,是头面部缺损修复重建的理想选择.3种皮瓣各有优缺点,术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型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压低幼犬牙齿是否有效以及对幼犬牙槽骨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方法:选用6只本地雄性幼犬,在每只犬的一侧下颌第二前磨牙(P2)第三前磨牙(P3)颊舌侧龈下10mm处分别植入微型种植体,2周后用链状橡皮圈越过颌面连接双侧的种植钉(皮圈力量为150g),分别压低P2、P3,每2周加力1次,共8周。对侧下颌骨不种植为对照组。实验前后测量同一条幼犬两侧下颌骨的长度及4个部位的宽带和高度值。结果:实验侧和对照侧在种植前后下颌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生长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幼犬实验侧受力牙齿P2被平均压低1.47mm,P3被平均压低0.98mm。结论:微型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可以压低牙齿进行有效移动;微型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压低牙齿对幼犬牙槽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种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尤其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耐药突变菌株的大量出现,经验用药失败率高,大剂量用药易造成药物中毒。检测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索的敏感性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其目的是指导临床上治疗某个病人选择最佳的抗生素,避免由于用药不当,产生耐药菌株。由于新的病原体和新的耐药机制的出现,对实验室的药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供准确的数椐,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以下就药敏方法、实验操作、结果报告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并从皮瓣成活率、患者外形及功能的恢复、有无并发症发生、有无复发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心端局部坏死。全部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面部外形满意,颈部瘢痕隐蔽,无下唇外翻、抬头困难、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年,未发现颈部转移和局部复发。结论颏下动脉岛状皮瓣血供恒定,制备简单,皮瓣柔软,供区隐蔽,是头颈部缺损修复重建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56例髁状突骨折病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及髁状突摘除、关节成形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并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随访47例,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涎瘘.但部分病例出现面神经损伤(5例)、张口受限(3例)、颞下颌关节强直(1例)、髁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2013年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56例(64侧),根据骨折位置不同分别采用耳屏前入路(19侧)、经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23侧)和颌后颌下入路(22侧)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种手术入路治疗髁状突骨折总体临床效果满意,但部分病例合并面神经损伤、张口受限、咬合错乱、髁状突吸收、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 髁头骨折可采用耳屏前入路;髁颈部骨折可采用经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髁颈下骨折可采用颌后颌下入路。髁头骨折一般采用1 ~ 2枚侧向拉力螺钉固定;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可采用1 ~ 2枚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但有1枚钛板必须沿张力带放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