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王坤  李邦安  汪守法  张洁  陈东辉 《西部医学》2019,31(12):1879-1882
目的 探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血清HA水平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ICH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体检的10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改良Rankin 量表对ICH患者出院后3个月情况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分为预后良好者(≤2分)和预后不良者(>2分),观察并分析患者透明质酸(HA)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 预后良好者的年龄、血肿体积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ICH组患者H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预后良好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HA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者,且NIHSS评分与H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3,均P<0.05);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与HA表达水平亦呈正相关(r=0.757,P<0.05)。单因素表示,预后良好者的年龄、血肿体积、HA水平、NIHSS评分及mRS评分与预后不良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示,年龄、血肿体积、HA水平、NIHSS评分及mRS评分与ICH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结论 ICH患者血清HA水平表达异常升高,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因此,入院时血清HA水平的高表达可作为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颅底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和个体化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6例颅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50例,次全切除6例。经病理学证实良性脑膜瘤53例,不典型脑膜瘤3例。其中嗅沟脑膜瘤12例,蝶骨嵴内1,3脑膜瘤16例,蝶骨嵴外1/3脑膜瘤26例,幕上型天幕脑膜瘤2例,幕下型天幕脑膜瘤6例,桥小脑角脑膜瘤4例。次全切除及不典型脑膜瘤者,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5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颅神经麻痹、脑血管痉挛、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5年,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颅底脑膜瘤的位置、大小、质地和血供影响手术入路、疗效和患者预后。个性化的手术人路和显露、瘤内分块切除技术和恰当的显微镜辅助可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静脉窦、脑干,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次全切除和不典型脑膜瘤术后辅以放疗,可防止肿瘤复发,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双侧额颞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侧额颞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4月33例双侧额颞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双侧额颞脑挫裂伤导致脑中心疝的诊断和治疗。结果33例病人中手术治疗19例,保守治疗14例;根据GOS评价治疗效果:非手术组:好转2例,中残4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5例;手术组:好转10例,中残4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3例。结论要高度重视脑中心疝的临床特征,其间脑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HCH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行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的观察组(45例)和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照组(35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6月,2组的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指数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HCH比较,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疗效更佳,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0~25岁创伤性硬脑膜血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158例0~25岁创伤性硬脑膜血肿患者按照年龄分为婴幼儿和儿童组、青少年组和青年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方式、地点以及严重程度、手术情况、预后结局。结果 3组间性别、受伤原因以及地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年轻创伤性硬脑膜血肿患者间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骨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年轻创伤性硬脑膜血肿患者间的手术发生情况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和儿童组的常见受伤原因为坠落,主要受伤的地点在家里;而青少年组以及青年组损伤原因主要为街头产生的交通伤,青年组中还是暴力伤的主要发生年龄段,应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04~2006-05收治的28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首诊即行颅脑CT检查22例(79%),MRI检查16例(57%).首诊误诊3例,漏诊1例.28例术前诊断均正确.治疗方法均采取局麻下行双侧钻单孔冲洗引流术.结果 27例术后均痊愈,1例出现硬膜下积液,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确诊的首选方法是颅脑CT,必要时辅以MRI检查;双侧钻单孔微创术为首选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治疗6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687例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自1995年1月~2006年1月手术治疗687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原发性颅脑损伤及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结果手术效果良好378例(55%),中残170例(25%),重残18(3%),植物生存或死亡121例(18%)。结论正确、合理掌握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能有效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手术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