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戊酸雌二醇和安宫黄体酮片与戊酸雌二醇和安宫黄体酮片(简称性激素治疗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符合围绝经期抑郁症诊断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性激素治疗组30例,2组均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各随访1次,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症程度;应用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价围绝经症状,并检测FSH和E2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HAMD、KMI评分及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FSHT和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HAMD和KMI评分及疗效高于性激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效果及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均明显优于单纯性激素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来源不同的标本(包括水疱液、宫颈分泌物、血清)进行HSVⅡ-DNA荧光定量检测.探讨其阳性率存在的差异。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不同标本进行HSVⅡ-DNA检测。结果在86例标本中,水疱液的阳性率最高,达78例,阳性率为90.7%;血清标本的阳性率最低,仅3例阳性.阳性率为3.5%;宫颈分泌物阳性率介于以上两者之间,阳性标本47例,阳性率为54.7%。结论来源不同的标本.其HSVⅡ-DNA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其对几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应用真菌显色培养基和ApI-20CAUX鉴定到种,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结果99例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66株(66.7%),光滑假丝酵母菌株20株(20.2%)、热带假丝酵母菌6株(6.1%)、克柔假丝酵母菌3株(3.0%)、其它假丝酵母菌4株(4.0%)。99株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99/99)、100.0%(99/99)、82.8%(82/99)、85.9%(85/99)和68.7%(68/99)。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主要致病菌,但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分离株对唑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采用西药配合中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各随访一次;对32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绝经指数kupper-man(KMI)进行评分,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系统(放射免役法)检测血清卵泡生成激素(FSH)及雌二醇(E2)的水平。结果:3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100%(32/32);治疗后血清FSH、E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HAMD、KM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症状。  相似文献   
6.
江西0~3岁婴幼儿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西省婴幼儿体内微量元素锌、铁、钙、铅的含量,分析微量元素缺乏的相关因素和综合防治措施。方法:用原子吸取光谱分析方法对来该院体检或就诊的婴幼儿末梢血进行铁、锌、钙、铅浓度检测。结果:缺锌占38.99%,缺铁占34.40%,缺钙占25.57%,铅中毒占8.37%。结论:不同年龄和性别都可能缺乏微量元素,而婴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容易缺乏锌、铁和钙等元素,且年龄越小,越易缺乏,而有毒元素铅则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容易发生铅中毒。我们应该重视婴幼儿时期的膳食营养,注意均衡饮食,科学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7.
120例葡萄胎染色体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葡萄胎染色体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葡萄胎患者清宫取出的标本,采用直接法制备染色体。并结合病理及临床随诊资料(随诊至少1年),对葡萄胎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110例完全性葡萄胎(CHM),染色体全部为二倍体,有24例恶变(恶变率为21.82%)。10例部分性葡萄胎(PHM),染色体全部为三倍体,无1例恶变。在恶性葡萄胎中,异二倍体出现率为87.50%(21/24),明显高于良性葡萄胎36.05%(31/86)(P<0.01)。并发现恶性葡萄胎中异二倍体占分裂相总数40%以上,为33.33%(8/24),也明显高于良性葡萄胎的3.48%(3/86)(P<0.01)。对异二倍体占40%以上11份病例的随诊结果:有8例恶性葡萄胎接受化疗,7例痊愈,1例死亡。3例良性葡萄胎接受预防性化疗后无1例恶变。结论:CHM比PHM更具恶变倾向,染色体是区分它们的方法之一。葡萄胎异倍体出现的频率与恶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来源不同的标本(包括水疱液、宫颈分泌物、血清)进行HSVⅡ-DNA荧光定量检测,探讨其阳性率存在的差异.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不同标本进行HSVⅡ-DNA检测.结果在86例标本中,水疱液的阳性率最高,达78例,阳性率为90.7%;血清标本的阳性率最低,仅3例阳性,阳性率为3.5%;宫颈分泌物阳性率介于以上两者之间,阳性标本47例,阳性率为54.7%.结论来源不同的标本,其HSVⅡ-DNA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热带假丝酵母菌氟康唑作用的靶酶编码基因(ERG11)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根据ERG11序列设计引物.对氟康唑靶酶基因ERG11进行PCR扩增.DNA测序后对比分析耐药株与敏感株及标准株的碱基差异.确定耐药株基因一级结构上的突变点。并推测分析靶酶蛋白的氨基酸改变及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结果氟康唑敏感株的ERG11基因DNA序列与氟康唑敏感标准株ATCC750完全一致,耐药株出现+395、+513、+783处点突变,导致132位氨基酸改变。结论ERG11基因突变所编码的氨基酸改变与氟康唑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其对几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真菌显色培养基和ApI-20CAUX鉴定到种,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结果 99例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66株(66.7%),光滑假丝酵母菌株20株(20.2%)、热带假丝酵母菌6株(6.1%)、克柔假丝酵母菌3株(3.0%)、其它假丝酵母菌4株(4.0%).99株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索B、制霉菌素、氟康唑、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99/99)、100.0%(99/99)、82.8%(82/99)、85.9%(85/99)和68.7%(68/99).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主要致病菌,但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分离株对唑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