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深静脉血栓(DVT)与肺栓塞是住院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烧伤尤其是重症烧伤患者病理生理学变化过程以及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静脉壁损伤、高凝状态以及血流缓慢等因素可引发DVT。了解烧伤患者DVT的发生情况, 使用有效的评估方式识别烧伤患者中罹患DVT的高风险人群并进行安全且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就烧伤患者DVT的监测、预防以及治疗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脱细胞猪真皮基质覆盖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深Ⅱ度创面的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重区收治的9例特重度烧伤小儿应用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覆盖深Ⅱ度创面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9例特重度烧伤患儿均平稳渡过休克期,于2~3周全部治愈。结论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急诊覆盖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深Ⅱ度创面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护理重点在于生命体征观察与输液护理、疼痛管理与心理护理及术后加强创面生物敷料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去除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下积液、积脓,维持敷料的干燥,防止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缩窄影响肢端血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并发术后心房颤动(POAF)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27例危重烧伤成年患者,其中男173例、女54例,年龄19~83(43±14)岁。收集患者入院年份,并计算各年份中并发P...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烧伤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治疗的特点,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烧伤整形科重病区190例进行气管切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治成人烧伤面积>30%体表总面积(TBSA)、小儿烧伤面积>15%TBSA患者共1 047例,190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占全部入院烧伤整形科重病区患者的18.14%。从气管切开原因分类:单纯为建立机械通气气道需要而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16例(8.42%);烧伤合并头面颈部烧伤而进行的气管切开19例(10%);因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而进行的气管切开155例(81.57%)。从气管切开时机分类,预防性气管切开96例,延迟气管切开94例。96例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80例(83.33%);94例患者延迟气管切开,其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44例(46.80%)。此外,延迟气管切开患者中,烧伤合并面颈部烧伤与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之间延迟气管切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大约在伤后的24~27 h。结论患者吸入性损伤程度仍然是影响气管切开时机选择的重要因素;烧伤合并头面颈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大约在伤后休克期第1个24 h,未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此类患者,应该加强对其进行呼吸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继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2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 其中男168例、女52例, 年龄18~84(43±14)岁。按照PICS发生情况, 将患者分为PICS组(84例)和非PICS组(136例)。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入院时和入院14 d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治疗期间行机械通气超过48 h比例等一般资料, 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伤后48 h内入院比例、伤后30 d深度创面暴露面积等专科情况, 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手术次数以及死亡情况等结局指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对除结局指标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大面积烧伤患者继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PICS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治疗...  相似文献   
6.
随着严重烧伤后脏器并发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及器官功能监护和支持技术的不断提高, 严重烧伤患者在早期和中后期避免了因休克、感染等导致的死亡, 进入烧伤后期。其中部分患者因为烧伤创面未能及时和有效愈合, 大面积烧伤创面长时间暴露以及感染等, 处于发热、消瘦和创面迁延不愈等慢性危重症状态并伴有免疫功能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表现为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远期病死率升高。该文结合笔者团队烧伤救治的临床实践, 对严重烧伤患者后期并发PICS的主要原因及PICS的临床特征、防治方法进行简要阐述, 期望引起同行对严重烧伤后期PICS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大鼠背部皮肤全层缺损创面,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混合移植后的创面愈合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制作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以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于创面.并与自体小皮片、异体小皮片移植组对照,观察术后1、2、3、4周各组创面移植皮片的生长情况;计算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收缩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PCR技术对异体移植以及自、异体混合移植后异体皮片进行示踪.结果 (1)皮片生长情况:移植后2周始,自体移植组皮片逐渐相互融合;混合移植组异体皮片表面有黄色干痂或皮屑脱落,少数创面表面溃破;异体移植组移植的皮片逐渐坏死脱落.至移植后4周,自体移植组与混合移植组创面基本上皮化,异体移植组皮片消失,肉芽创面形成.(2)创面愈合率:整个愈合过程中,混合移植组与自体移植组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2、3、4周混合移植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异体移植组(P<0.05,P<0.01).(3)创面收缩率:移植后3组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织学观察:移植后第2周,异体移植组可见表皮细胞大片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等剧烈排斥反应,到第4周,仍有炎性细胞浸润,而混合移植组移植的异体皮片排斥反应始终轻微,到第3~4周,创面基本由增生的上皮覆盖.(5)异体皮示踪:异体移植组移植后第21天始皮肤移植供体Sry基因片段为阴性,混合移植组至移植后42 d此基因片段为阳性.结论 该模型模拟临床实践,较好地展现了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及其愈合、转归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及改进此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阴茎深度烧伤的修复方法.方法 本组112例阴茎深度烧伤患者,其中阴茎皮肤部分坏死107例,切除阴茎坏死皮肤后,直接缝合修复或利用阴茎皮肤良好的延展性设计切口将清创创面改形后缝合修复32例,自体大张刃厚皮片移植修复75例.另外5例除阴茎皮肤坏死外,合并部分阴茎坏死3例,部分阴茎坏死并有尿道损伤2例,分别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阴茎及带蒂阴囊纵隔皮瓣重建尿道阴茎部.结果 经积极修复,112例患者阴茎的外观(常态与勃起)及功能(排尿与性交)均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 阴茎深度烧伤后采用皮片移植、切除缝合及皮瓣覆盖等多种方法修复,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烧伤后建立人工气道的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收集建立人工气道的32例烧伤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烧伤患儿(≤12岁)514例,32例(6.2%)建立人工气道,其中2例行气管插管术,30例行气管切开术。气管插管患儿未出现插管相关并发症,均治愈出院。气管切开患儿按切开原因划分,预防上呼吸道梗阻9例(30%),其中5例为头面部烧伤伴中/重度吸入性损伤,4例为口咽部烫伤、单纯头面部烧伤或头面部烧伤合并轻度吸入性损伤;已出现上呼吸道梗阻5例(17%);需要机械通气13例(43%);手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难以脱机3例(10%)。气管切开患儿中,3例(10%)出现并发症,其中皮下气肿2例,气管塌陷1例。结论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重症烧伤儿童,采用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切开后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此外,气管插管是烧伤儿童建立人工气道的另一种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削痂植皮手术结合康复路径措施对深Ⅱ度烧伤患者美容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为患者治疗及康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笔者医院深Ⅱ度烧伤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削痂植皮手术结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削痂植皮手术结合康复路径措施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治疗前与治疗5d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美容优良率(95.89%)明显高于对照组(7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8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85%)显著低于对照组(27.40%);满意度(93.15%)显著高于对照组(76.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削痂植皮手术结合康复路径措施对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升美容效果,有效降低创面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