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PFNA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60例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样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DHS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PFNA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床行走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与DHS固定治疗相比,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固定效果理想,患者创伤小、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侧脊麻对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7例老年患者(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连续硬膜外组(EA组)44例和单侧脊麻组(SSA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局麻药消耗量、术中血管活性药物消耗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等,术中输液量及失血量等,评估其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EA组与SSA组总体上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影响不存在组间差别(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的变化具有明显差异(P<0.01),但组间各时间点HR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SA组患者的MAP更加稳定。但SSA组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等方面均明显优于EA组(P<0.01),血管活性药物用量EA组明显多于SSA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脊麻不仅起效快、效果好,对患者血压、心率影响轻微,而且对药麻醉平面可控性很好,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细胞凋亡、脑水肿、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以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TBI的保护及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Feeney DM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将9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TBI组,TBI+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选择性激活剂 anisomycin组(TBI+Aniso组);TBI+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TBI+ω-3组),TBI+ω-3多不饱和脂肪酸+JNK选择性激活剂 anisomycin组(TBI+ω-3+Aniso组),分别于伤后1、3、7 d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mNSS);采用干湿重法测损伤区脑组织脑水含量;TUNEL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测定细胞凋亡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特异标志物IBA-1的表达;PCR、Westerrn blot等检查脑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及上游JNK信号通路JNK、p-JNK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同期Sham组比较,其余4组细胞凋亡、脑水肿、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明显增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ω-3组大鼠创伤后脑水含量降低,尤其在脑损伤3 d后降低更为明显[(78.14±0.57)%比(82.31±0.81)%,P<0.01],神经功能评分相应的改善明显(P<0.05)。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降低大鼠TBI后升高的炎症因子TNF-α、IL-1α、IL-1β、IL-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抑制了炎症因子上游JNK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减轻大鼠TBI后脑水肿的程度,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伤后神经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减轻小胶质细胞介导的中枢性炎症反应,降低TNF-α、IL-1α、IL-1β、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儿童股骨下段及胫骨上段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中的临床方法与疗效评价。方法:对经关节镜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例17例,评估术后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C反应蛋白和血沉结果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17例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疼痛症状消失,术后1天VAS评分(2.18±0.88)分,与术前VAS评分(8.24±0.90)分相比显著提高(P<0.05),C反应蛋白、血沉等感染指标术后1周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效果显著(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慢性骨髓炎、骨坏死缺损甚至致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5月~2013年4月,我科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5~80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2例,横断骨折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 d。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于膝前正中做纵形切口,上达髌骨上极1~1.5 cm处,下至髌骨下极1.5 cm处。显露骨折端,清除骨折碎屑,先行髌骨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其死亡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765例SICH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并根据治疗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497例)和死亡组(268例),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276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2.54∶1,50岁以上患者是20~50岁患者的2.48倍;第四季度发病率分别是一、二、三季度的1.85、1.88、1.61倍;凌晨发病率分别是上午、下午和晚上的1.69、1.65、1.39倍。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沿海地区、脑出血家族史、入院GCS评分、脑干出血、血肿体积、中线移位≥5 mm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本地区SICH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第四季度和凌晨发病率较高,重视沿海地区和脑出血家族史人员,结合入院GCS评分、出血体积和中线移位情况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2006年8月,我们使用股骨动力髁(DCS)钢板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部粉碎性骨折19例,取得良好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58~76岁.右侧11例,左侧8例.按北京军区总医院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分型[1],顺转子间骨折ⅢB型7例,Ⅳ型7例;逆转子间骨折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对1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 18例X线片及临床检查均获愈合.无术后髋关节部活动受限、再骨折及关节脱位、松动等并发症11例死亡。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能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能早期活动,保留髋关节生理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基于IκB激酶2/核因子κB(IKK2/NF-κB)信号通路探讨虫草素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120只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纳美芬,20.0 mg·kg-1)、虫草素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1),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盐酸纳美芬组及虫草素各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d,持续1周,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认知功能,制作海马病理切片,测定海马组织IKK2、NF-κB mRNA及蛋白水平,测定白细胞介素 4(IL 4)、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IKK2、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IL 4、IL 6、TNF 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显著降低(P<0.05);正常对照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完整,结构正常,染色清晰,核呈卵圆形位于中央;模型组海马区可见大量坏死神经元,且细胞脱失现象明显,细胞核固缩;虫草素低、中剂量组坏死神经元细胞减少,但神经元疏松紊乱,细胞核固缩,脱失现象明显;盐酸纳美芬组、虫草素高剂量组海马区见少量坏死神经元细胞,且神经元细胞结构较为完整,神经元细胞核呈卵圆形位于中央,分布均匀。与模型组比较,盐酸纳美芬组、虫草素各剂量组逃避潜伏期、IKK2、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IL 4、IL 6、TNF 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显著升高(P<0.05),且虫草素各剂量组呈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P<0.05)。虫草素低、中剂量各检测指标与盐酸纳美芬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虫草素能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虫草素可通过抑制IKK2、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炎性因子IL 4、IL 6、TNF 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毛丰刚  汤志辉  闫懿 《农垦医学》2004,26(4):248-249
目的:交锁髓内钉治疗多种类型胫骨骨折的应用分析。方法:从2001年4月-2003年6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53例,术后随访6月-31月(平均15.6个月)。结果: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愈合率100%,并发症少。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能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且固定牢固,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