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1978年Rifaat等报道(Trop Dis Bull77:291,1980)AB血型埃及人的班氏丝虫感染率最高,但国内未见有关报道,作者于1984年4~5月先后在浙江温岭县班氏丝虫病流行较重的大吕、横山和坞根乡,选择495例班氏丝虫感染者作ABO血型(试管离心法)测定,并以温岭地区正常人群血型分布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遗传因素和疾病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人体ABO 血型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通过血型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可提供某种疾病遗传背景的信息。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呈家庭集聚现象,其原因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为了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与ABO 血型的关系,我们于1982年4月至1984年5月对708名正常人进行了ABO 血型和HBV 三个标志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3.
1989年5月,我们从一例腹泻患儿的粪便中,分离出一株初步生化和血清学试验均符合福氏志贺氏菌(1C)的菌株,但经系统生化、动物试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却证实是一株液化沙雷氏菌。菌株分离鉴定按常规方法进行。粪便直接种子SS和麦康凯平板,两者均长出无色、半透明、圆形、光滑湿润的菌落。接种于克氏双糖管表现为:上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1岁半,因腹泻、恶心、呕吐、发热1天就诊。大便黄绿色、水样,有异臭,腹泻共10余次,呕吐8次。病前2个月内有间歇性腹泻史。体检:T37.5℃,发育营养欠佳,精神软,面色苍白,四肢冷,口唇稍发绀,脱水貌,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未及。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临床诊断为小儿肠炎。以庆大霉素、氯霉素、补液等治疗痊愈。就诊当日大便送我站培养检出缓慢爱德华菌(Et)。发病后第17天血清与自身首株凝集滴度为1∶160。诊断:Et肠炎。  相似文献   
5.
江维平  张长 《浙江医学》1992,14(3):10-11
1988年~1990年对1447例急性腹泻患者经粪便培养证实有76例(5.25%)由类志贺邻单胞菌引起.本病集中于夏秋季,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其中以成人发病较多.感染者半数以上(52.63%)病前l~2天内曾进食过海产品和淡水产品.临床症状轻重不等,其中多数症状较轻,药敏检测显示对常用抗菌药物多数敏感.菌型分布比较分散,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6.
江维平  张长 《浙江医学》1990,12(6):53-55
从638例急性腹泻患者中共检出致腹泻大肠杆菌56株,检出率为8.78%,其中EPEC、EIEC、ETEC(LT)的检出率分别为3.92%、1.72%、3.13%.EPEC的菌型分布比较分散;EIEC以O_(28)acK_(73)和O_(124)K_(72)c为主;ETEC(LT)以O_(20)K_(17)和O_(25)K_(19)为主.三种大肛杆菌腹泻的临床表现不同.药敏检测显示对常用氨基甙类抗生索及痢特灵多数敏感.治疗主要为补液及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7.
温岭地区小儿急性腹泻的病原学监测温岭县第一人民医院张长,蔡丽敏,陈荷温岭县卫生防疫站江维平,毛文祥,孙韵茹[关键词]小儿腹泻,病原学,药敏试验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十分复杂,近10余年来国内外对小儿腹泻病原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2)。为了解本地区小儿...  相似文献   
8.
河弧菌是近年来新认识的病原性弧菌,文献报道其对多种抗菌釣物均处于敏感状态,而由该菌引起的腹泻,省内还未报道,现将我们经病原学检查证实由多重耐药河弧菌所致的1例重症腹泻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5岁.因腹泻、呕吐伴腹痛5天于1987年9月4日入院.呕吐10次,泻出物水性,每天3~6次,发  相似文献   
9.
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江维平  张长 《浙江医学》1991,13(4):9-10,12
我们自1988年8月~1990年8月共收治气单胞菌腹泻308例.临床症状以胃肠类型为主(79.41%),其次为痢疾样型(14.05%)及消化不良型(6.54%).感染者半数以上(56.21%)病前曾进食海水或淡水产品.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药敏试验表明本菌对氨基甙类抗生素及氯霉素、四环素、磺胺类等敏感.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